李宗瑞終于在趙佶面前跪倒了,還是不要臉的三拜九叩。
這禮數在元明清時期無所謂,可在宋朝卻是重禮,只有國朝大典或新君繼位才有的。
李宗瑞滿懷崇拜,一拜三扣,嘴里還有節奏地喊道“小子,李綱之子,名茂之,字宗瑞,叩見文成武德、英明睿智、仁愛圣澤、敬天法祖大皇帝陛下,以長生天的力量,愿我皇宋帝國大皇帝陛下,圣意所到之處,無論臣民藩屬皆須敬之順之畏之。吾皇萬歲,大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佶越聽越高興,從微笑到低笑終于哈哈大笑起來,良久指著李宗瑞氣喘吁吁地笑道“小子說得狗屁不通,朕有那么可怕嗎,居然嚇得語無倫次、不知所謂?行了,起來吧,朕可不想讓李綱找朕打擂臺,為他被朕嚇死的小兒子伸冤。”
趙佶本來也覺得李宗瑞無禮,可聽了他這一盆亂七八糟還挺帶勁兒的馬屁,舒服之下就相信了李宗瑞果然緊張。
可他哪里知道,這是電視劇《大明王朝》里眾臣討論嘉靖謚號的臺詞,又哪里知道這小王八蛋,還剽竊了成吉思汗玉璽上的刻詞。
李宗瑞先是恭敬一拜,然后起來又躬身一禮,厚著臉皮繼續拍“官家,不是嚇而是緊張,這兩詞兒可不一樣。小子是初見天顏,心情無比激動,對陛下的敬仰之心,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發大水一發不可收拾啊。”
得,星爺《鹿鼎記》的臺詞也送上了。
“哈哈…,這詞兒新鮮,就是粗俗,還有么?”趙佶眼淚都笑出來了。
“啊,要高雅的,這有點難度,讓小子想想。”李宗瑞開始翻江倒海炸腦汁。
這既要高雅,又得切合趙佶,哪個皇帝、那部電視劇,能符合這個特性呢。
哦,對了,趙佶崇信道教,明朝嘉慶皇帝也迷信道教。
《大明王朝》自己當年看了十幾遍,臺詞功底頗深,現在仍記得里面有一首清詞,乃是馬屁中的魁首,當時可是著重背過,如今不妨改個名字扔出去試一試。
當然,嘉靖要去掉,可也不能換成徽宗啊,那是皇帝死后的謚號,還好記得宋徽宗號“宣和主人”,那干脆就改成這個吧。
當年袁偉拍得嘉靖皇帝龍心大悅,賞穿麒麟服最后一路入閣成了相臣,就不信你趙佶挺得住。
心里計較完畢,李宗瑞便深施一禮,沖趙佶笑道“有了,官家您聽好了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歧山丹鳳兩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于天,天生宣和皇帝,萬壽無疆。”
梁師成臉色變了,你小子砸咱家飯碗啊。
王黼臉色變了,我就夠不要臉了,你他母親的比我還不要臉。
吳敏失手摔落酒杯,非常懷疑這小子是李綱的親兒子。
李師師笑臉如花如釋重負,雖然有點惡心想吐。
李眉兩眼無神,還在如此無恥的大馬屁里,品味著這小子剛剛到底說了點什么。
趙佶被拍到心里去了,感情這小子還是個才子啊?
前面那些馬屁,這小子張嘴就來,雖然好聽好玩可沒什么水準。
這清詞可是上佳之作,不僅貼合自己修道之心,還寓意吉祥用詞高雅,可見這小子是用了心的,實在難得啊。
“哈哈…守道,將明,元中,”趙佶龍心大悅,樂不可支,站起身子向梁師成、王黼和吳敏問道“你們說,這小子清詞做得如何?”
吳敏聽天子垂問,便只得從親爹親兒的倫理迷案中拔出來,勉強忍著惡心贊道“文采難得,心思更難得,若無忠君之心,豈能做得出?可見到底是世家子弟,忠君愛國之心是骨子里的。”
見吳敏借著這小子一篇拍馬屁的清詞,就三言兩語化解了剛才對李綱的陷害,梁師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