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的暗子暫時沒有打探到西劍州遺跡的消息,但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讓陸通提前了解到一些西劍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其中潛藏的機會。
比如,西劍州的修士對劍道的推崇,幾乎已經到了狂熱的地步,絕大部分修士從小選擇的武器都是劍,這恐怕也是西劍州的得名由來。
而究其根源,其實就在于西劍州中一家獨大的劍霄圣地。
不同于其他四州的百花齊放,在西劍州,幾乎所有的勢力包括散修,都只能算是劍霄圣地的附庸或門徒。
因為劍霄圣地從不敝帚自珍,早在數千年前,就將圣地核心傳承的靈法廣為傳播,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這個核心傳承,是純粹到了極致的劍道靈法,是西劍州所有山上修士都在研習的法門,統稱萬劍流。
萬劍流靈法又分為下品的十劍流、中品的百劍流,以及上品的千劍流。
至于達到天法層次的萬劍歸一,則不會外傳,只有進入劍霄圣地內門方可修行。
之所以說這里的靈法純粹,因為其根本不修天地自然之象,而是尊崇劍就是劍的至理,一劍即可破萬法。
所以,當陸通御劍來到西劍州劍霄城的時候,發現背著劍匣、改頭換面的自己,幾乎瞬間就融入了此地,泯然眾人。
在這里,這幅打扮的人比比皆是,好似每個人都有望成為劍仙。
至于陸通想要的靈法圖,在劍霄城背后的那座劍鳴山上就能直接看到并無償觀想。
這座劍鳴山,可就比九玄山要熱鬧多了,不少山上修士都集中在那雕刻著靈法,劍氣縱橫的玉璧之下,靜靜悟劍。
這玉璧在西劍州也是聲名在外,叫做劍氣壁。
“這么隨意的嗎?”陸通盤坐在人群最后方,望了眼那劍氣壁之上劍氣沖霄的雕刻,心情復雜。
劍鳴山上的劍氣壁共有三處,分別位于山底、山腰和山頂。
山底這一方劍氣壁上刻錄的,正是下品靈法十劍流。
只有將此靈法領悟到高深處,才可能領悟山腰處的百劍流。
至于山巔上的千劍流之法,更是需要深厚的劍法基礎,否則光是那玉璧上的劍氣道韻,都足以反噬筑基期真人的神識,讓人走火入魔。
劍鳴山上有一個規矩,誰若是能登頂此山,就可以在萬劍谷中挑選適合自己的靈劍。
只要得到靈劍的認可,不論你是不是劍霄圣地的人,都可以帶走,并成為劍霄圣地的長老或是客卿。
所以,陸通就來了,免費的東西,不拿白不拿。
只不過,當他真正看到山底這一方玉璧之時,陸通就意識到劍霄圣地這個規矩,有多么的不友好。
以他現在的神識強度和凝練度,望著那只是下品層次的十劍流雕刻,竟然都有種神識刺痛之感。
不用嘗試,陸通都能意識到,這劍霄圣地的核心傳承之法,修行起來有多么的艱難。
看來,劍霄圣地之所以這般大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核心傳承的難度太大,他們可以借此篩選出更多合適的傳人啊。
陸通自然是要修行此法的,但不可能等到登頂劍鳴山,再去萬劍谷選劍。
按照他的估算,想要登頂此山,以他現在的悟道能力,至少得在這里枯坐一甲子才有可能。
那就太慢了,陸通又不是真的一心一意想要拜入劍霄圣地的癡人,他也無法耗費這么多的時間留在劍鳴山。
他可以等自己修為更深,神識更強以后,再修行此地法門,到時候自然能節省很多的時間。
陸通來這里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尋幾位同道中人,借機覓得靈劍。
其中,就有一位李威提到的練氣境真人,散修李秋白,據說是劍鳴山附近小有名氣的劍癡。
這位劍癡散修的修為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