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銹跡先在小和尚雙手之上浮現,脖頸上也有少許,將要會合于胸口之時,江流兒懷中傳出奇特的細碎聲響。
仿佛是眾多的書頁紙張,在小幅度的抖動著,一本書冊從江流兒的衣襟里,緩緩抖出,浮上了半空。
這是經典的線裝黃皮書,常見在各種寺廟之中,用于抄錄佛學典籍里的章句,但是這本書的書面之上,卻寫著《兒歌三百首》這五個字。
這就是從前江流兒想著要成為除妖師的時候,僧伽大師以師門至寶降妖寶典的名義,送給他的。
江流兒心思純粹,沒有太多功利急切之心,離開僧伽大師之后不久,又被岳天恩點撥,開始領悟“悟凈悟能”兩大神通,所以雖然已經知道自己的師父來歷非凡,也沒有想過看看這本書,到底是不是什么特殊的寶物。
到了今朝遭逢大難,這本書卻自生了感應,從他懷中飛出,在他面前翻開。
只不過在這一次,書頁自行翻開的時候,那《兒歌三百首》五個字,已經悄無聲息的變換。
森羅無明之火的灼烤之下,本該聽不到任何聲音的江流兒,卻聽到有莊嚴的語句從書冊之中宣講。
“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
那莊嚴的聲音,講的是種種佛法,奧妙無窮,江流兒聽著聽著,又好像能夠從那莊嚴之聲里聽出另一個慈和的聲音,雖然是同一人的音色,但語氣截然不同。
念誦經文的聲音響徹四周,朗朗不絕,而那慈和的聲音則只在他耳邊低沉起伏,諄諄教誨。
“乾坤天地,物欲橫流,人間苦海,無邊無涯。欲求解脫,先要悟凈,雖身處于苦海之中,猶如明鏡在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苦海之水不沾身,算作修行第一要。”
“悟凈之后,猶在苦海之中,又要悟能。修行五識六神通,隨緣應變化無窮,如此能在苦海之中,輕重隨心,操弄波流,而使其身上浮,踏足海上。”
“然苦海無涯,身在苦海之上,窮盡目力所及,仍是無邊苦難。欲求解救,當參悟空!”
那慈和的聲音,到了這里便告一段落,經文依舊在傳唱,而經文之下,又有變得虛弱的聲響漸漸傳來。
江流兒仿佛看到在不同的時間里,有一個相同的金身佛陀來到這真經之上,留下自己的語句。
“森羅無明,無窮恐怖,黑天之下,于諸佛菩薩而言,亦是劫難,蓋因森羅無明,是無竭無盡大混亂之象,任何一點神通法力投入其中,不過是助長了混亂的種類。
要應對此劫,唯有悟空。
尋得佛法之空無,既能承載苦海,將目力投向苦海之外的清靜世界。
煉得佛法空無境,才能使悟凈悟能悟空,三悟合一,承載森羅無明火,順勢而為,演變至新的秩序之中……”
三藏真經的佛光傳響,漸漸投射到江流兒身體之中,演化出空無境界。
可惜身處此處的并非是西天世尊,就算是已經走在了悟空的道路之上,甚至就算是江流兒真的達到了三悟神通合一,也只能在妖王之王的肚子里面苦苦撐持。
只是如今,他已不覺得苦了。
空無空無,空無境界里面隨想隨滅,但空無是為承載,它仍然可以想。
小和尚此時此刻的腦海之中,想的是一點信任,一份羨求。
“岳老居士……”
江流兒在這一路走來,直至如今的大事件之中,只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罷了。
就算是再堅強的小孩子,當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極盡的時候,大概就會明白。
小孩子最擅長的事情,除了自立還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