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了統治大半個南美洲的印加帝國。
同樣是一百多年前,西班牙的幾百名士兵抓捕了中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國王,并緊接著在部分印第安反水仔的幫助下滅亡了阿茲特克文明,開始殖民中美洲。
接連的例子讓哈達爾和胡迪克等人也不可能對文蘭的土著太過重視,畢竟文蘭的土著別說國家了,就連大型部落都沒有,怎么可能是自己這位手拿先進武器的文明人的對手?
雇傭兵出身的胡迪克甚至想,如果自己這些人同樣遇到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也同樣能創造百十人滅亡一國的經典戰役。
愛基斯摩人和印第安人都會制作幾位原始的弓箭,不是長弓,磅數也小,但是終究有一定的殺傷力,哈達爾認為即便是一個白奴也是自己的珍貴財富,能不損傷就絕不能折損,所以就想要會歐洲采購部分板甲。
板甲作為英國長弓都難以射破的頂級物理防御裝備,可是說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奧拉夫覺得白人手持火槍,身穿板甲,絕對能碾壓任何冷兵器文明和原始人。
哈達爾為了提升手下冰島火槍兵的槍法,一直允許他們使用鉛彈火藥練習,在消耗了三箱彈藥后,終于都能在七十步以內打出不錯的成績。
冰島男人基本都是維京人的后代,雖然祖輩傳承的飛斧、廝殺的手藝目前只有大部分首領和豪杰繼承,但是大多人也都接觸過甚至練習過,只不過很少使用,有著維京祖輩手藝傳承的冰島人對于射擊也算有基礎,因此對于火槍的運用也很容易上手,而且身體素質也好一些,這點比愛爾蘭和蘇格蘭等勞苦地區來的白奴強許多了。
對于哈達爾和海格來說,冰島人最值得信賴,又容易形成戰斗力,所以就作為了核心手下和最精銳寶貝的火槍兵。
白奴雖然是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多,但是語言上和冰島人也能進行交流,加上祖輩也都是維京人,也是自己人。
白奴為了辛勤工作幾年得到土地和自由,好好地活下去,算是和大明的流賊一類的人,能活下去誰又愿意背井離鄉呢?
哈達爾等人則是想要控制整個文蘭,成為一方霸主,目標雖不同但是方向都一樣,哈達爾等人殖民文蘭對白奴也有好處,所以在哈達爾等人的計劃里,白奴就是殖民文蘭的中堅力量,只有不斷的從歐洲遷徙白人來,自己等人統治文蘭的地位才會穩固。
至于印第安人和愛基斯摩人,對于哈達爾等人來說就是最廉價的奴隸和最底層的人,是不斷被壓榨,死完也不可惜的牲口,這一點哈達爾等人和其他白人一樣。
奧拉夫則沒有這么冷漠,他思考只有覺得這是文化和教育不同所以價值觀念不同。
這個時代的歐洲國家不停征戰,貴族、資產階級、平民、奴隸各方面的關系矛盾突出,醫療衛生和教育都十分落后,人們連好好活著都是一種奢侈,怎么會有慈悲心腸?
而且在歐洲文化上占統治地位的是宗教,天主教千百年來宣傳的都是燒死殺死異教徒,甚至不斷組織東征,歐洲人對于侵略和搶奪已經是根植于骨子里了,對于被宰的羔羊和敵人他們當然不會講仁慈。
當人人都是強盜的時候,你出來講普世價值,難不成是腦子秀逗了?
所謂的后世的西方的人權、女權等普世價值,只不過是建立在被殖民者的血淚史上的侃侃而談,歐洲人用其他民族的悲慘命運創造了他們文明的輝煌,在吃著別人鮮血饅頭長大長胖后,歐洲才變得衣冠楚楚。
奧拉夫覺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絕對沒錯,自己雖然暫時接受不了奴役屠殺土著野人,可是他絕對不會去制止,生物的本能是競爭,他很清楚在眼下這個大爭之世,自己不想稀里糊涂就死去只能像一頭猛獸一樣去爭去搶!
畢竟,野獸生下來要爭著吃奶,爭不過的越來越瘦弱,知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