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下。
雖然各區總督們都準備了大量的干糧食物,但是奧拉夫還是下令讓維京雷當的官倉存糧來支撐一萬兩千多人的各種奴隸士兵的飲食吃喝。
親自檢查了各區帶來的奴隸士兵后,奧拉夫基本滿意,然后就馬上召集九區總督和格陵蘭總督參加的部署會議。
在會議上,奧拉夫提出要對文蘭九區選拔送來的印第安土著奴隸打亂順序,進行規劃建制,組建軍團。
奧拉夫知道大陸的印第安土著并不是安分人,他們屬于漁獵民族,民風彪悍,崇尚自由,所以雖然目前文蘭靠著消滅原酋長領袖族群,提拔新任領導族群維系了暫時的統治,但是大多的印第安土著并沒有真正的臣服。
所以以印第安土著組建的軍隊,他們的忠誠問題就有待商榷,奧拉夫為了確保自己能牢牢抓住新組建的土著奴隸軍團,只能利用印第安土著各部族的仇視矛盾來分化他們。
按照奧拉夫的思路,他要將文蘭九區送來的近萬人的印第安奴隸武士改造成5個奴隸軍團,大致一支軍團2000人左右,每一個文蘭奴隸軍團的成員組成才是體現平衡文化的所在。
目前近萬人土著奴隸里,人員最多的是易洛魁人、休倫人、阿布納基人,少一些的是克里人、佩克特人等,最少的則是貝奧圖克人,這些人里除了貝奧圖克人因為長期生活在文蘭島而沒有和其他族群存在太多矛盾爭斗,剩余族群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矛盾和仇恨,尤其是易洛魁人和休倫人、克里人,阿布納基人和易洛魁人的,更是有著上百年的血海深仇。
奧拉夫為了更好的掌控這些未開化的野人,讓他們成為自己手里鋒利的尖刀,就讓人數最多的易洛魁人、休倫人、阿布納基人組建了三個軍團,但是軍團的中層軍官和高級軍官卻是自己的私奴貝奧圖克人,還有各別的契約白奴。
另外兩個軍團中也有少數的三族人,剩余就是克里人和佩克特人,這兩個軍團則是克里人和佩克特人完全擔任中層,少數擔任高層,奧拉夫相信五個軍團按照自己摻沙子的手法設立,會存在相互競爭和提防的關系,自己也能完全掌控了。
雖然說在戰斗中五個兵團的協作配合可能會出問題,但是現在奧拉夫不敢奢求太多,他只求能正常指揮,并且讓五個奴隸兵團爆發一定的戰斗力就可以了。
在五個文蘭奴隸兵團之外,還有地位隱約凌駕于他們之上的格陵蘭軍團,這六個軍團統稱為文蘭六軍團,算是奧拉夫現在手上唯一也是最強大的力量。
在會議討論結束后,所有事宜都得到了解決,尤其是領導問題。
文蘭六軍團的總軍團長由奧拉夫親自擔任,副軍團長由皮克庫擔任,同時皮克庫兼任格陵蘭軍團團長,奴南擔任副團長。
剩余五個奴隸軍團的團長由托姆、索爾拉克、易路基、波利、布倫五人擔任,等到奧拉夫帶領大軍離開文蘭后,文蘭就暫時由卡爾姆和希爾特兩人負責,奧拉夫對他們沒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在今年的夏季和秋季穩定大局,抓好易洛魁平原和文蘭兩地的農業種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