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練三個月也不可能擁有成熟騎兵的作戰能力,奧拉夫準備揚長避短,只要自己手下的騎兵能夠保證騎著駝鹿奔突,同時不掉隊散形騎術就算過關,然后就是作戰時要下馬利用弓箭和長槍作戰,在鹿背上只能拋擲飛矛,這一系列的戰斗技能訓練成熟,就能夠配合軍團方陣發揮掩護和協同的作用了。
目前雖然火器發展到了戰場主角的地位,但是騎兵仍是當前時代最璀璨的主角,只不過歐洲的騎兵是利用機動能力沖鋒和穿插作戰,短銃配合馬槍可以爆發出強大的威力,這種火器和冷兵器的運用算是摸索階段,但是用得好作用很大,整體來說,騎兵在諸多戰斗中都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現在還窩在倫敦東北亨廷頓鄉下的護國公陛下就是用騎兵的大行家,未來一統英倫三島,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就是依靠的自己訓練的鐵騎軍。
奧拉夫覺得自己也許可以請克倫威爾幫自己練一練手下的軍團,畢竟他們兩個是朋友。
與歐洲利用火器不同的是,亞洲的大明、日本等國的騎兵目前還是純粹的利用冷兵器,而目前依靠騎射作戰,并且最為厲害就是已經從大明朝脫離出來自立門戶的后金八旗了。
后金強大的武裝力量目前都是騎兵,他們來去如風,作戰時可以騎馬沖鋒,也可以隨時下馬步戰,騎射步射都堪稱精準狠辣,加上作戰勇猛,善于學習,目前還擁有了威力更加巨大的大將軍火炮,早已經成了遠東第一勁旅。
奧拉夫挑選的500名騎兵也都是年輕強壯,孔武有力,箭法超群的武士,他們和后金的女真人十分相似,目前奧拉夫沒有足夠騎兵使用的短銃,只能把他們當成滿洲八旗來練來用了。
滿洲八旗很能打是事實,奧拉夫覺得自己目前把缺乏火器的騎兵練成“八旗精兵”也是一個法子,也許丹麥的大軍也不是“巴圖魯”的對手……
即便未來實際交戰中“巴圖魯”們打不過歐洲近代軍團,奧拉夫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畢竟自己的文蘭六軍團太落后,需要補的課很多,相對來言能最快提升戰斗力的只有騎兵效仿巴圖魯,步兵火槍長槍協同這一條路了。
奧拉夫不是軍事天才,身邊人里最精通軍事的胡迪克、哈達爾、海格、凱迪爾等人也遠在冰島,奧拉夫想要練出一支屬于自己并且可堪一用的軍隊只能胡亂研究訓練了。
有著后世閱歷經驗的奧拉夫覺得,不管武器裝備和單兵素質差距如何,只要自己的軍隊能夠令行禁止,聽從指揮,就能擁有一定的戰斗力了。
幸運的是奧拉夫手里的六大軍團全是挑選的年輕愚昧的土著人,其中九成以上的人都相信了奧拉夫是天神血脈的說法,相信了忠誠和英勇會換來土地、奴仆、女人、牲口,建功立業會成為維京老爺的種種說法。
所以文蘭六軍團的士兵內心的服從已經接近完美,所差的只是“前進”、“后退”、“沖鋒”等各種戰斗指令的執行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