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然后命令軍團深入萊比錫城被占據的街區進行駐守。
斐迪南三世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大軍陣型在進入萊比錫城后就逐漸變得細長分散,如果腹背受敵可能就難以招架了。
進入萊比錫城的東城,斐迪南三世遠遠就看到了那座破敗不堪的萊比錫堡,他看著城堡上遍體鱗傷,激動的點頭道“我們來的正是時候,新教軍隊還沒有修復萊比錫堡,打下這座古堡并不太難,只要我們收復萊比錫,德意志地區就有了橋頭堡,新教聯軍也就不敢深入南部,德意志南部地區也就活過來了!”
皮波特伯爵附和道“沒錯!陛下看守中軍,我帶人先去攻打一下,看看萊比錫堡的虛實?!?
皮波特的請求瞬間就得到了認同,很快波西米亞軍團就分出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隊伍,這支占了四分之一數量的軍團兵種全面,攻城武器和火炮等也都齊備,他們結成方陣朝著萊比錫堡沖鋒,萊比錫堡的攻防戰又一次奏響了。
……
3月10日,在進攻了一天無果后,波西米亞軍團退回了東城區,然后一邊修整一邊等待著后方軍團進城輪換。
今天的進攻中,大軍已經有兩次差一點就能攻進城堡,斐迪南三世和皮波特伯爵等人都認為只要明天加大兵力繼續進攻就能攻占新教聯軍最后一處防御地點,然后靠著背后的波西米亞城邦,天主教聯盟完全能借助距離優勢把萊比錫抓在手中,然后在未來和談時得到更好的條件。
在天主教聯盟和新教聯盟的諸多國家領導人心中,他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和談。
新教聯盟從丹麥主導演變到了瑞典主導,天主教聯盟也帶著信仰天主教的德意志諸侯對抗了新教聯盟十幾年,在曠日持久的大戰中,德意志地區變成看看一片廢墟,新教聯盟和天主教聯盟的財政也漸漸枯竭,不堪重負了。
因此近些年瑞典參戰新教聯盟取得優勢后,談判就成了雙方的共識,唯一的爭執和分歧就是談判懷中劃分疆土和諸多權益的細節了。
從前年到去年春天,古斯塔夫二世就一直在巴伐利亞與哈布斯堡進行和平談判,只不過由于古斯塔夫二世的胃口太大,哈布斯堡不愿意把德意志北部拱手相讓,只能把華倫斯坦重新請出了山,最終連續決戰,在今年的萊比錫大戰中,華倫斯坦也倒向了新教聯盟。
現在的形勢與去年的時候已經完全不同,雖然瑞典以及德意志北部邦國也被戰爭掏空了國庫,但是眼看著有了徹底擊敗哈布斯堡的機會,整個德意志也到了最接近被掌控的地步,古斯塔夫二世已經放棄了和談的想法,而是準備一鼓作氣擊敗波西米亞和巴伐利亞,然后兵鋒直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逼迫天主教聯盟放棄整個德意志的土地以及宗主權。
哈布斯堡的想法則軟弱了許多,他們只想要阻止古斯塔夫二世強勢的進攻,然后占據部分德意志領地以此占據一定的戰略主動權,憑借這個戰績扳回一點劣勢,再和瑞典進行談判。
現在哈布斯堡陛下的想法已經完全轉變了,他現在覺得自己完全能接受去年不能接受的條件,也就是放棄德意志北部的大片土地和公國的宗主權,面對著敗壞的局勢,斐迪南二世覺得,把不聽話的德意志北部公國、城邦扔給瑞典也未必是壞事。
可惜的是,很多機會稍縱即逝,尤其是在地位形勢變化后,就像是股票,掙錢的時候不舍得拋,還想再漲停一個板,但是等到下跌的時候,可能想保本已經是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