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拉夫數年沒有回來,但是文蘭由于保持著落后卻有效的政治體制,所以發展的越來越好。
資源的開發利用暫且不說,就是收入、人口在在大量的增長,因此導致文蘭的國力大增。
因國力增加,五年計劃中的文蘭軍事擴張也在在海涅的領導下發展的很好,近些年的領土也在不斷增加。
西部還沒有進行擴張,但是為了尋找氣候更好的土地,從先知城南部一直到墨西哥灣的土地前年就被文蘭拿下并且開墾耕地了。
如今文蘭通過開墾土地已經有了3萬英畝的棉花種植園,靠著棉花的支撐,維京供銷酒館也次第開辦了三家紡織廠來紡織棉線、棉布。
雖然由于技術和棉花品種問題,棉布的質量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因為棉布是新興布料,又從去年開始,已經能有效的生產出足以制作衣物、床單、沙發套、手絹等物品的棉布,并且由冰島維京商船、丹麥的西印度商船等少量的在歐洲市場銷售,引起了不錯的反響。
奧拉夫對海涅從來都是滿意的,對于這幾年文蘭的發展極為高興,對海涅的付出更是心生感激。
在思前想后,奧拉夫決定正式在文蘭成立侯爵國,并且以波美拉尼亞公爵的身份給海涅一塊封地。
從法理上講,文蘭屬于冰島公國的殖民地,但是脫離于瑞典帝國的范圍,更是跟波美拉尼亞公國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可是奧拉夫除了是波美拉尼亞公國的公爵,還是瑞典帝國的文蘭侯爵,更是文蘭地區的大總督,當家人。
從身份是奧拉夫已經能和父親哈達爾分庭抗禮,權力上更是勝過了哈達爾,尤其是在文蘭這塊土地,如今已經完全是奧拉夫掌控了。
所以奧拉夫把文蘭納入瑞典帝國體系,作為波美拉尼亞公國和冰島公國兩屬的侯爵國從操作上講并沒有問題。
但是這樣做的弊端就是如果奧拉夫后繼無人,或者未來波美拉尼亞公國被吞并取締后,繼承人也就繼承了對文蘭的權利。
奧拉夫今年才二十七歲,他身體健康并不覺得不是長壽之相,所以還是決定把自己的所有領地通過正當的關系聯系起來,以后做事情也更加方便順心。
于是在1644年的3月27日,奧拉夫也宴請了所有的文蘭地區總督后,下達了成立文蘭侯爵國的命令,并且自認文蘭侯爵,同時立法規定波美拉尼亞公國將會和文蘭一起成為聯合公國,世世代代由自己以及自己的繼承人繼承。
文蘭自此從殖民地變成了侯爵國,政治地位驟然提升了,所有的總督、城主都很高興,然后奧拉夫以文蘭侯爵的身份下達了第一條命令,就是冊封海涅·威廉姆斯為侯國的先知堡伯爵,封地為先知堡及周邊方圓兩百英里,人口5萬。
第二條命令則是原大總督府改為樞密院,海涅·威廉姆斯擔任樞密院首席委員,也就是首相。
宋清河、劉福、利克斯托姆、索爾拉克四人擔任樞密院委員參與分工,協助首相處理政務。
奧拉夫的小伙伴們除了哈力克依舊是親兵護衛長,其他人因為能力參差不齊,現在都是文蘭的正副總督,各個都是封疆大吏,但是因為學識能力不同,所以所能參與樞密院入閣的僅有利克斯托姆和索爾拉克兩人。
樞密院成立后,文蘭侯國的執政班子算是健全了,緊接著9品18級的官職制度也徹底推行開來,各地的總督副總督變成了州長、副州長,城主則改為市長。
樞密院領導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文官班子算是與維京人內部的維京雷當制度并行,奧拉夫認為能更加有效地治理文蘭各地了。
在重新選拔了軍校和清河書院培養的人才做了各地的市長副市長,原有的總督大多改為州長,空缺的由原副總督或原城主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