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被打的割地賠款后,歐洲卻沒有回歸平靜。
維京帝國、英吉利共和國為首的勢力代表新教和法蘭西、哈布斯堡為首的代表天主教的國家展開了長達十年的大戰,雙方都知道這一場戰爭將會決定未來歐洲的歸屬,和各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命運,所以即使法蘭西和哈布斯堡已經堅持不住了,卻仍舊咬牙堅持,甚至到后來連奧斯曼帝國也不想看到維京帝國崛起,而出兵幫助天主教聯盟。
雖然十余年里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但是本質上戰爭都是殘酷的殺人與被人殺。
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巴伐利亞和波西米亞都被維京帝國肢解吞并了大半的土地,法蘭西還好一些,但是實際控制的盧森堡和上洛林、阿圖瓦都被維京帝國吞并,雖然土地損失的不多,但是再打下去也確實沒有余力了。
這些年里維京帝國策反了莫斯科周邊的許多韃靼人的汗國,導致阿列克謝一世沒等到喀山的王宮修好就遷都了,但是遷都以后,卡西姆汗國和土爾扈特汗國也越發的失去了控制,他們公然倒向維京帝國,成為維京體系的附庸國,然后開始不斷蠶食俄羅斯的土地,甚至一度攻入莫斯科大肆的打砸搶燒。
莫斯科作為俄羅斯的古都,隨著俄羅斯國運的衰敗,也淪為了人人騎跨進出的婊子了。
沒幾年俄羅斯就控制不住了像個犄角一樣被維京帝國、猶太聯邦王國、卡西姆汗國、土爾扈特汗國包圍的莫斯科地區,住在喀山的阿列克謝一世早已嚇破了膽,成為了驚弓之鳥,他給自己剛出生的兒子,也是繼承人伊凡指了一門婚事,即是彼爾姆地區的首領夫拉夫家的女兒,以此換得了夫拉夫的忠誠,在1670年在此從喀山遷都到了彼爾姆地區。
住了幾年感覺這里環境太差,而且哥薩克在維京軍團的支持下也時長來騷擾,失去了東歐黑土地的俄羅斯已經再也沒有了帝國的架子,阿列克謝一世不想被滅國,只能向維京帝國俯首稱臣。
在1675年,維京帝國的附庸國里又多了一個俄羅斯王國,沙皇阿列克謝一世已經去掉了頭上皇帝的稱號,改回為俄羅斯國王,同時還把14歲的繼承人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送到了斯德哥爾摩。
奧拉夫看阿列克謝一世懂事,于是就讓他在烏拉爾山腳下修建首都,并親賜城池名字為鋼鐵格勒,同時還收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為學生,讓他和自己的兒子們一起在王宮內上課。
成為了維京帝國附庸國的俄羅斯自此以后就失去了東歐,也失去了大片的黑土地。
但是幸好還有整個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山西側的牧場和少量耕地,雖然國土面積仍舊是世界大國,但是底蘊已經不再,甚至只能面前算是歐洲國家了,畢竟連國都都是建在歐亞大陸的分界線上了。
俄羅斯徹底躺平后,維京帝國以東再也沒有了后顧之憂,開始加快對東歐土地的占領同化。
奧拉夫堅信只要把東歐黑土地吃下肚,維京帝國在歐洲地區的最后一塊短板將被補齊,到那個時候文蘭就算進化成美利堅合眾國也逃不出維京帝國的手掌心。
法蘭西和哈布斯堡跟維京帝國維持三年的大大談談局面也在俄羅斯宣布成為維京帝國附庸國后徹底改變了。
哈布斯堡放棄了對波西米亞和巴伐利亞等地的領土要求,但是討要了800萬維京金元的補償,奧拉夫在微操中讓在海牙談判的新任首相斯特凡·安德松同意了要求。
雖然維京帝國付出了800萬金元的代價,但是卻把已經控制占領的地區從法理上成為了維京帝國的疆土,這筆買賣再合適也不過了。
至于法蘭西,由于距離維京帝國太遙遠,所以只得到了法蘭西賠償的一些軍費,同時也把盧森堡、阿圖瓦和上洛林三個公國變成了法蘭西和維京帝國兩屬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