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口,一個腦袋悄悄地探出,左瞧瞧,右看看。左邊沒人,右邊也沒人,出去逛逛。
此人正是石軒,他走出大門,入眼是一條泥濘的泥巴路,看來前幾天該是下過雨。道路兩旁長著野草,比他要高出幾分。
他鉆進草叢,完美的隱藏。
為什么不走泥巴路,一是他怕被人發(fā)現(xiàn),二是道路太過泥濘,坑坑洼洼。至于草叢里有沒有危險,除非遇見老鼠與蛇,否則也不是太危險。而今天太陽很大,它們出現(xiàn)的幾率很小。
向前進,野草很鋒利,胳膊上被劃出細細的傷口,鞋上褲腿上都是泥,不過還好,以他如今的狀態(tài),走起來還算輕松。
行走了半個小時,沿著旁邊的泥巴路,他看見了十幾戶人家,但他并沒有進去,這次出來,只是想了解情況,看能否得到有用的情報。
首先是知道他如今的生活環(huán)境,是否有能對他產(chǎn)生危險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找到補充食物與水的來源。
食物與水很重要,他如今喝過的水,也就剛才在草叢里喝了些露水,其它的水源他都下不去口,太臟了,用他如今的眼睛看去,水里面幾乎都是蟲子。
而食物他覺得可以去借,去這里居民的家中拿。否則光靠捕捉螞蟻,那是完全不夠的,一天下來,起碼要進食幾百只才行,今天才吃進去幾十只螞蟻,現(xiàn)在又餓了,這樣他一天全部的時間都會用在捉螞蟻身上。
雖然還有其他的食物,但都無法解決問題。吃素無法補充身體所需,吃肉他不能去打獵吧。
打獵他想到的就是老鼠、兔子、蛇或者野雞等等,但這些他不一定打得過,打得過也會受傷,會感染。不值得。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居民家中尋找,至于這是否道德,如今也管不了太多了,事關(guān)生存的重大事件,這時候得啟動緊急避險。
前面的房屋越來越多,也遇到了行人,大多是農(nóng)家打扮,穿著麻衣,頭上包裹著頭巾,有長發(fā),看來這里應該是封建社會,生產(chǎn)力落后。
他穿過草叢,看見了一片密集的瓦屋,據(jù)他觀察,這地方應該只是一個小山村,人口不超過百戶,前面就是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
路上沒有人,他小心翼翼從陰影處穿過,準備潛入其中。
“汪、汪。”身后傳來急促的狗叫聲。
“草!”他嘴里喊了一種第四聲的植物,地里可不常見。
想也不想,趕緊逃,向右轉(zhuǎn),那里有建筑可以躲避,如果在空曠處自己沒有狗跑得快,比不過。
“汪。”狗緊追在身后。
這是一條黃色的土狗,額頭中間有長的深槽,三角眼,舌頭大而鮮紅,牙齒鋒利細長,尾巴上翹,四足為白色。
前面再次轉(zhuǎn)彎,人不見了,它站在路口,左右望了望,又嗅了嗅氣味,發(fā)出“嗷嗚~”的聲音,慢慢向前走,邊走邊嗅。
石軒躲在一塊石頭后面,旁邊都是這種石頭,一塊塊的隨意擺放,他蹲在一處,屏住呼吸。
腳步聲越來越響,他仿佛聽見了喘氣的聲音,正在慢慢靠近,他沒有做出多余的動作,甚至沒有去看它,怕被它感應察覺。
他數(shù)著自己的心跳,一下,兩下,三下……
跳得非常劇烈,嘗試著讓心跳慢下來。
樹上有蟲子在叫喚,發(fā)出“咯吱~”的聲音,有風吹過,把聲音吹得更遠了。
腳步聲消失了,不知道是已經(jīng)走遠,又或者是,已經(jīng)被它發(fā)現(xiàn)了。
石頭之間有縫隙,他躲的時候刻意躲著這些縫隙,這時慢慢站起,動作輕微,向縫隙之間往外望,模糊一片,看見狗的影子在地上,尾巴在晃動。
根據(jù)影子的位置,以及太陽方向,推測出狗的位置。
那是在,石頭上,也就是自己的頭頂。
“咔咔。”猛地抬頭,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