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新選的八名秀女中有兩位深得圣寵,其中一人已進位為梅妃,另一也升至麗嬪。這兩位是宮中新貴,自是很多人巴結討好,希望能分一杯殘羹冷炙也是好。
這位梅妃何許人也?正是林氏之女語清。皇帝初見語清,一時愣住,此女竟與黛妃極為相似,尤其是眉宇氣韻,淡然自若,如梅高潔。所以很快地語清從美人越兩級直接被封為妃,賜封號“梅妃”。皇帝對其倍加呵護,極為寵愛,雖這梅妃性淡,但也知道得罪皇帝對自己對家人都是致命威脅,也是小心伺候著,到也頗合皇帝心意。不過他總覺得她對自己好像少了一點什么,不過皇帝對于深愛的黛妃“失而復得”,已很是感激了,于是也未細想,更加不會怪罪了。
同時入宮的另一位秀女也在同一日被封為美人,此后也很是受寵,僅在林語清之下。此人便是青州知府千金秦寶兒。秦寶兒從小甚喜繪畫,所畫之人物形神逼真,甚討皇帝喜歡。不過寶兒從小被父親捧在手心,家中只有一女,父母哥哥們從小對她呵護備至,真是心尖兒上的寶貝。所以養成她的脾氣很是有些野蠻任性,不過平時不發脾氣的她也甚是活潑可愛,嬌憨得很,也正是這一點,她的嬌憨天真吸引了皇帝。皇帝見慣了規行步矩的大家閨秀,突然來了一個嬌憨可愛,天真善良的小女子,自然覺得不同。尤其秦寶兒再任性野蠻,還是知道這里是皇宮,皇帝得罪不得,所以在皇帝面前自是不敢放肆,但是她天性純真,這點是掩飾不了的,所以皇帝也是很喜愛她,對她寵愛頗多,很快也升為麗嬪。
皇帝處理完朝中大事,向太后請過安之后,便會去看梅妃。他甚喜這梅妃的性子,不溫不火,清雅淡然,如梅清香,脫俗不纏繞俗世。也只有在她這里,他煩擾的內心才能得片刻的安寧,稍作憩息。即使她只是在旁讀書,不做言語,自己的心也依然很寧靜。
有時候,被前朝的事煩的焦頭爛額,心情極具焦躁的時候,便會吩咐人叫她過來,她會穿著男裝翩然而至,淺笑如蘭,沏一杯清茶,在旁為自己研磨,并不多言詢問。很奇怪,她來了,放佛就把清風帶來了,自己煩躁的心會漫漫地靜下來。所以,盡管其他人不理解為何性情寡淡的梅妃會甚得皇帝的喜愛,不過皇帝身邊的李福全可是很明白。
當然,太后也明白其中原因。當日這幾位秀女進宮后向太后請安,一一報名兒時,待到這涼州女子林語清請安時,太后就呆了一下。這氣韻,這神情,這姿態,不活脫脫一個去了的黛妃嗎?她本來怕勾起皇帝的傷心,想晾著這女子的,怎料皇帝沒有反感,之后反而愈發地寵幸這林語清,慢慢地也不會再到黛妃生前呆過的屋子里去發呆了。
對于太后來說,誰得寵都不重要,兒子的身體才最重要。所以,她的心也漸漸地放下來。對這梅妃,她到也抱著幾許的好感。溫文有禮,頗識大體,就是有點冷了些,聽聞平時她都不怎么和各宮來往。不過也很少有是非,這點太后是滿意的。
好在,皇帝沒有因為一己所愛,就冷落了各宮。后宮雨露均沾,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怨言。不過對于這新晉位的麗嬪的所作所為,她是有所聽聞的。這后宮未立皇后,六宮之事依然由太后管理,各宮的動靜自然都逃不過太后的眼睛。
據聞,這秦寶兒不滿皇帝對梅妃的特別關愛,有事沒事會去梅妃所住倚梅閣鬧一鬧。倒也沒有什么大動靜,就是言語諷刺幾句,橫眉怒罵幾聲。倒是梅妃從不放在心上,不見其宮中有何打斗,她也未向皇帝或者太后進言要嚴懲麗嬪的。太后對梅妃的寬容體諒倒是頗為賞識。既然沒有人告狀,自己也無須多此一舉去管。
對于自己竟能得到皇帝如此寵愛,林語清心里是有些納悶的。其實,她原本想著來到宮里默默低處一隅,不去招惹人家,人家也不來招惹自己,平靜地度過一生。既然和冉哥哥今世無緣,她也不想再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