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回來以后,即使尼克斯這邊非常需要安東尼的進攻火力,但打滿首節的安東尼不得不下場休息。
這樣一來,尼克斯這邊的主要進攻人物反而變成了JR史密斯,而這也正是杰克遜選擇將JR史密斯放在第二陣容的最主要原因。
因為這可以從最大程度上確保當安東尼下場休息時,尼克斯這邊的進攻不至于陷入到斷電狀態。
即使JR史密斯是一名進攻極其不穩定的球員,但當JR抽起風來,就算是邁克爾喬丹也要退避三舍。
第二節一上來,尼克斯的打法果然不出楊凡所料,在進攻端就是圍繞著JR史密斯進行展開。
然后老普、諾瓦克以及布魯爾等人負責拉開空間,更多的還是充當一名站樁角色,將球權交給JR史密斯進行處理。
不過JR史密斯的進攻火力雖然充足,但奇才這邊拼起第二陣容卻是絲毫不虛,甚至可以說是擁有碾壓性的優勢。
別的不談,就單說小加索爾這個點,尼克斯的替補中鋒就根本無力招架。
尼克斯目前的替補中鋒是科特托馬斯,一名身高兩米零六,但體重卻只有230磅的球員。
并且托馬斯就是一名標準的大前鋒球員,可如今被“禪師”杰克遜推到中鋒的位置上也實在是無奈之舉,因為尼克斯的內線真就是無人可用。
尤其是在賽季后期選擇放棄掉厄爾巴隆的情況下,更是讓尼克斯的內線變的岌岌可危。
厄爾巴隆在加盟尼克斯后出戰的第一場比賽就砍下了11分18籃板的數據,但奈何身為一名兩米一三的中鋒,巴隆職業生涯的投籃命中率卻只有可憐的37。
所以管理層才在明知道尼克斯內線遭遇大面積傷病,且一度無人可用的情況下還是果斷裁掉巴隆,選擇讓托馬斯和諾瓦克兩人來客串中鋒。
不過想法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真實的NBA聯賽并非是游戲那般隨意,面對著諾瓦克和托馬斯兩人的防守,小加索爾在內線完全就是翻江倒海,用一句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絲毫都不為過。
整個上半段,奇才這邊抓住尼克斯內線防守不足的破綻,一直將球向內線打去,這也使奇才很快就占據上風,一度將比分拉大到兩位數。
看著場上這種局勢,杰克遜坐在場下簡直就是度日如年,完全沒有當年那種坐如禪師的定性。
最終在泰森錢德勒只下場休息僅僅三分多鐘的情況下,杰克遜就不得不將錢德勒再次拿到場上。
否則尼克斯的禁區就變成了奇才的后花園,場上的局面同樣變得慘不忍睹。
錢德勒回來以后,尼克斯的整體防守直接就上升了一個檔次,畢竟拳王在上個賽季可剛剛當選為最佳防守球員,論起防守能力,錢德勒絕對不虛聯盟任何一位中鋒。
不過錢德勒的上場雖然解決了尼克斯禁區防守不足這一缺陷,但尼克斯在第二陣容的比拼上依然處于下風。
尤其是當巴蒂爾選擇果斷放掉布魯爾,并且堅決對JR史密斯進行包夾的情況下,這無疑是進一步壓縮了尼克斯的進攻火力。
因為布魯爾本賽季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1,所以放他投籃對JR史密斯進行包夾才是對奇才最有利的局面。
就像奇才果斷對安東尼進行包夾,選擇放掉香伯特一樣,這就是楊凡專門針對尼克斯制定出的防守計劃,針對的就是尼克斯進攻火力點不足這個缺陷。
畢竟尼克斯本賽季除了安東尼和JR史密斯兩人之外,其他人的場均得分都不足14分,這在季后賽這種強強對話的系列賽里絕對是一項非常致命的弱點。
正所謂常規賽拼的是團隊,但真到了季后賽,拼的反而倒是球星。
縱觀整個NBA的歷史長河,真正以平民身份奪取總冠軍的球隊完全就是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