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上的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但孟平早已經不再關注。
他此時正在獸人還未探索的荒野四處游蕩觀察。
一些野獸已經在魔力的影響下發生了蛻變,但蛻變程度并不理想,和部分擁有魔法天賦的獸人一樣,它們只會無意間釋放一些微弱的火焰以及寒流,但威力太弱了,根本稱不上是魔法,這跟孟平的預期有很大的出入。
在他的設想中,這些野獸起碼要會借助魔力來釋放真正的魔法,這樣才能稱得上魔法生物,而不是只靠無意間的魔力溢出,來制造一些微弱的偽魔法。
這根本稱不上超凡。
他一路走來,見過不少蛻變過程中的野獸,無一例外,全都不具備釋放魔法的能力。
倒是一些吸收了魔力的植物給了他不小的驚喜,它們散發一些微弱的魔力光輝,和其他的植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少動物對這些魔力植物青睞有加,不過吃了也沒見它們有什么變化。
看得多了,孟平有些懷疑是不是孤星里魔力含量太少了,野獸們才無法釋放威力巨大的魔法,他轉化了一些魔力結晶送到野獸身邊,看它們吸收,結果依然不理想,吸收了大量魔力的野獸依然無法釋放魔法。
孟平有些想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他干脆退出去在網上尋找答案。
答案五花八門,不過大多數都不靠譜,都是一些含糊的猜測,倒是一個小眾的魔法發燒貼吧里,孟平從一些猜想中獲得了靈感。
精神力干涉。
通過精神力來干涉魔力,把魔力轉化成魔法,從而達到釋放魔法的目的。
孤星自從孟平開啟了新權限以后,已經沒有人能誕生精神力了,沒有精神力,自然也就談不上用精神力干涉魔力。
兩個世界如今恐怕也就孟平擁有精神力,他想了想,特意轉化了一些魔力結晶握在手里吸收,這個過程中,他清晰的感受到精神力里多了一些魔力因子,他試著干涉它們,但根本做不到。
不止做不到,感知里,這些色彩斑斕的魔力因子還會揮發,從而流向現實當中。
為什么會這樣?
嘗試失敗的孟平一邊思考這個問題一邊繼續在網上尋找答案,他這一次看的很雜,只要是假設全都不放過,再無厘頭的假設都認真看了一遍。
小半天后,他又找到了一篇較為有意思的猜想,是關于鬼怪為什么能害人的猜想。
主要是這個猜想有點道理,提到了靈魂這個概念。
靈魂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虛無縹緲,人們對于靈魂的認知還處于猜測階段,但孟平清楚,現實中包括孤星里,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靈魂,維度空間里的虛空力場可以攔截死去的意識,但那充其量也就是死去的意識,根本談不上靈魂。
意識可以通過質變從而蛻變為精神力,因為那只是一種感知,但無論精神力如何擴張,都不可能質變為靈魂,這點孟平很確信,當初老獅人之所以能發現他,是因為那家伙的精神力展開可以感知到近五米的范圍,這個范圍是他自身的五百倍,但依然沒有質變為靈魂,這本身就能說明,二者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孟平對靈魂的認知是認為它可以承載一個人的意識以及記憶,并且還可以離開身體獨立存在,而這篇關于鬼怪的猜測,卻在這個基礎上多了一些補充,認為鬼怪是一種有形有質的靈魂,如此才可以干涉現實,害人。
看到這點,孟平感覺自己腦海里靈光一現,一下子抓住了重點。
有形有質,也就是說,只要給意識加個有形有質的外殼,意識為核,記憶填充其中,而這個外殼可以承載記憶和意識,并阻止它揮散,很有可能就會形成人們認知中的鬼怪。
想到這兒,孟平靈機一動,打開神機找到回收轉化權限,給這種外殼做了定義
他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