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差點就說錯話的皇帝,李承乾差點直接笑場。
在宮里憋了這么長時間,恐怕把他都憋壞了,以至于現在一顆心估計都要直接起飛。
“父皇放心,有房相在,段然不會出什么岔子。”
李世民點點頭,就上了自己的御輦。
長孫也是一身的盛裝,拉著李承乾的手說“這次出去,本宮就把豫章雉奴帶上了,其余的弟妹,你要好好看著點。”
見李承乾點頭,長孫也喜滋滋的上了御輦。
這一次的出行,她也勸過皇帝,但是沒有效果。既然勸阻不了,那就跟著一起享受唄。夫妻其實就是這樣,做好事兒的時候一起做,做壞事兒的時候也要一起做。不是說過嘛,夫妻同體。
帝后上了御輦,整個大隊伍就開始了緩慢的移動。
皇帝出行不是大軍趕路,自然不會那么豬突猛進,岐州雖然不遠,但是沒有一個月的時間,還是不能抵達的。
目送著隊伍從明德門離開,李承乾才松了一口氣。
奶奶的
剛要說“老子自由了”的話,就看到了一臉壞笑的李澗。
夭壽,爹娘走了,還有這個混蛋在。
毫無疑問,李澗才是皇帝的傳話筒,否則的話,他不會什么事情都不交代,就急不可耐的離開的。
清清嗓子,李承乾一本正經道“李澗,父皇有說過朝會是在太極殿開還是在東宮開嗎?”
李澗皮笑肉不笑的說“這個陛下倒是沒說過,任憑殿下做主就是。”
“那就太極殿吧,傳太子教,有本奏的群臣到太極殿例行議事。”
說完,李承乾就轉身回東宮先做準備。
例行朝會雖然沒有大朝會的規模大,但是有些時候還是很重要的。
而且皇帝一來一玩一回,估計得有三個月的時間,三次大朝會啊!
回到東宮換好了衣物,就前去太極殿。
第一次走皇帝上朝的路,才知道跟演員在后臺準備是一樣的流程。
從后殿走進前殿,才走上臺階,李承乾就發現除了龍案龍椅以外,并沒有別的桌椅。
這不行啊,雖說這個位置將來會是自己的,可是現在坐上去肯定會倒霉。從歷史上那些造反者凄慘的下場來看,李世民對自己這個位置不是一般的看重,守著這個位置就像瘸子怕自己的美艷老婆會給自己戴綠帽一樣。
嘆了一口氣,李承乾轉身對李澗說“去給孤拿個簡單的桌椅過來!”
李澗微微一笑,拍拍手,立刻就有宦官把桌椅抬了上來。
這個混蛋早有準備,之所以現在拿出來分明就是故意的!
冷哼一聲后,李承乾才在新搬來的椅子上坐下,朝下面看去。
這一看可不得了,明明是例行朝會,大殿里卻塞得滿滿當當,基本上大朝會才有的陣容,直接出現在了這里。就連久不出門的李靖,都站在武將的隊伍里。
李澗陰仄仄的聲音響了起來“殿下莫驚訝,如今陛下出京,留在京城的勛貴,這個時候都要出現在朝堂上,哪怕在朝堂上睡覺,都比不出現強。”
李承乾點了點頭,明白了怎么回事兒。皇帝出京,長安可以說立刻變得空虛了,這些寧可白坐著都要出現的人,就是表明心跡微臣不敢謀反
“上朝~”
李澗的聲音響了起來,文武百官立刻整裝肅穆,拱手行禮。
李承乾也起身,等他們都直起腰的時候拱手還禮。
唐朝不興跪拜,就算是百官于皇帝,也只有一月一度的大朝會的時候才會下跪行禮,以示恭敬。天地君親師,只有這五個面前才會用下跪這樣的禮節。
還禮完畢,李承乾坐了下來,等眾人全部坐下后才說“父皇巡幸岐州,母后也一同前去了。孤雖然被稱贊聰慧,處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