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透露出來,說以后公賬將會成為未來的賬簿記錄方式,商戶的賬簿將不再屬于私人,朝廷也有驗看的資格。而且,敢于涂抹賬簿,借此偷稅漏稅的,將會被嚴厲懲處。
“嚴厲懲處”究竟是怎么個嚴厲程度,究竟要怎么懲處,都讓人摸不著頭腦,擔心至極,與其縮著脖子恐懼,還不如臨頭一刀來個痛快。而這個時候太子開始游歷四方,查看商業實情,對商人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這兩年來,從太子對商業的處置手段上,就能看出是真的精于此道,一個懂行的人來制定律法,怎么也比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瞎搞要好得多,這就是商人們的想法。當然,不管是房玄齡還是長孫無忌之流,都被他們歸類到了酒囊飯袋的行列中。
就在商人們開始將這個消息擴散到全城的時候,皇帝還被房玄齡等人牽扯在朝堂之上不能退朝。吐谷渾的事情已經說好了,只能以羈縻州的方式約束,謀定后動,新王慕容順只要對大唐足夠恭順就夠了,等到了有余力徹底收拾掉他們,取其地而融滅其民的時候,再正式謀劃不遲。如今東突厥的大片新土地,還沒有處理好,誰有閑心管吐谷渾那邊?
可就是說好了的策略,還是出了問題,房玄齡竟然口吐驚人之言,認為大唐應該將那里變成一片不毛之地,才是最符合朝廷利益的做法。相比較繼續讓吐谷渾人在那片土地逍遙自在,房玄齡認為毀掉等以后交給后人收拾比較好。
“愛卿可知此例一開,后果由多么惡劣嗎?今后敵人如果也學著我們的做法,攻入邊城毫不猶豫的將住民屠戮一空,該當如何?自古以來,殘暴如秦始皇也不過坑殺了一些將士,卻沒有對六國的國民動手。要是真的這么做了,恐怕朕在史書上就會成為茅坑一樣的存在了!”
想到后世對自己的封號是唐桀宗什么的,李世民就忍不住的冒虛汗。好不容易把太上皇搬下來,將來能給他上武皇帝的謚號,將“文皇帝”留給自己的,因此而破壞了怎么行?
本來,這種明顯腦袋被驢子踢了的主意,是不可能出自房玄齡之口的,可是看到皇帝的焦急,離房玄齡不遠的長孫無忌就想到了老房這么做的可能。
一直以來,皇帝雖然還沒有明面上跟朝廷官員吵起來,跟勛貴群體吵起來,但是他想要分封刺史的心思猶如磐石。面對這樣的皇帝,就算不會心生謀反之心,那么在朝廷公務上出口氣,也是不錯的。
一想到這個可能,長孫無忌就暗地里給房玄齡伸出了大拇指,隨后出班附議道:“陛下,微臣也覺得房相之言有道理。歷來吐蕃、突厥對吐谷渾就垂涎三尺,好東西誰都想分一杯羹,不過把湯碗打碎,也就沒人有想法了。將吐谷渾變成赤地,就算還有人對它垂涎,恐怕也不會輕易的爭奪了。”
眼見長孫無忌站了出來,不少官員緊緊跟隨,出班附議。早在皇帝第一次在朝堂之上提出分封刺史之后,群臣就結成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反抗群體,簡單來說,只要是長孫無忌想要做什么,余下的朝臣都會無條件的跟隨。
當然,聰明人跟一般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會防患于未然,這樣的聯盟,房玄齡沒加入,杜如晦沒加入,雖然他們也反對皇帝,但是絕不會跟大多數人結成利益共同體。至于武將們,連反抗的資格都沒有,武將的反抗,反而是最敏感的。
眼見朝中好多人都出班附議,李世民頓時急了。早在貞觀之初,他就跟群臣相約所有事情沒有巨細,都要商量著來,他作為皇帝,除非必要,否則不會獨斷朝綱。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除非他使出全力,否則只要是大多數朝臣都贊同的事情,他這個皇帝也無力反駁。
眼看朝局朝著自己最害怕的局面演變了,房玄齡只能趕緊插話說:“不過,就算不毀掉吐谷渾,也是可以的。此一役,我大唐雖然靡費頗多,但是年后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