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返回長安以后,就帶著自己的一眾嬪妃,搬到了還沒有完全施工完畢的大明宮,把皇宮徹底交還給了李承乾。
而城外祭壇,再一次完成祭天的禮儀以后,李承乾才返回了長安。
房玄齡告老了,中書令取而代之的是馬周。
杜如晦告老了,尚書右仆射取而代之的是趙毅。
魏征也告老了,侍中取而代之的是褚遂良。
三省六部的主官,基本都選擇了告老。之所以說基本,就是因為里面有四個人是沒有告老的,一個是兵部尚書趙子安,一個是戶部尚書獨孤博,一個是刑部尚書戴胄,最后一個,則是尚書左仆射長孫無忌....
實話說,長孫無忌沒有告老,跟著皇帝一起退休,讓李承乾很是驚訝。
不過,因為長孫無忌留了下來,他這個新皇帝,才算是多少留了一點顏面。
很明顯,房玄齡等人集體告老,看似是對太上皇李世民的追隨,實際上也是通過這個方式,表達自己對權力喪失的不滿。
為了政局平穩一些,必須要這么做啊!
看著自己已經不再有年輕人的朝堂,李承乾卻沒有任何的不適。
新皇登基,自然是召開大朝會。不僅是長安的京官,前來觀禮的周邊州府刺史縣令一類,也聚集在太極殿前。
每每到了新皇登基的時候,新皇帝的每一句話,對大唐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
登上御座,一屁股坐在上面。扭了兩下以后,李承乾依然沒有感覺到這位置坐起來,跟自己當初執政的時候坐著有什么區別。
朝堂之中,在馬周的帶領下,群臣拜倒,山呼萬歲。
禮畢,李承乾開口道:“孤....”
群臣:“....”
尷尬的輕咳一聲,李承乾趕緊改正過來:“朕已登基,然繼續使用貞觀十七年的年號,年后,作為新朝的元年。關于新的年號,諸位愛卿可有什么建議?”
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了馬周,作為新的尚書令,雖然權力被分散了,但是毫無疑問,他仍然是群臣的代表。更何況,馬周的文采也不錯,應該能想出一個不錯的年號來。
馬周思索片刻,出班啟奏道:“啟稟殿....”
李承乾:“....”
群臣:“....”
大寫的尷尬!
如果沒有太子那段時間的執政,或許還不至于這般地尷尬,強迫自己改口,很簡單。但問題就是,習慣了以后,就算組織好語言了,看到如今的皇帝陛下,仍舊會不由自主的稱呼為“殿下”。
眼看底下的馬周跪倒在地,臉都紅了,李承乾輕笑道:“不必尷尬,朕剛剛不也是自稱為孤了?慢慢習慣就好,朕赦你無罪,繼續說。”
馬周這才松了一口氣,起身再度拱手道:“啟稟陛下,微臣有所提議。太上皇在位時,貞觀兩字取自《易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如今貞觀之治,已然將大唐國力提升到了一個巔峰,舉世攻唐之戰,成就了大唐真正的霸主地位。
如今,北路大戰也已經結束,大唐邊境沒有戰火,內地百姓安居樂業,多么美好的盛世啊!《爾雅·釋詁》言:徽:元德充美曰徽。所以,微臣提議,新年號,就制定為永徽,陛下以為如何?”
“永徽?”
李承乾皺緊了眉頭,永遠美好,這個寓意確實是不錯的,可問題是,這個年號不是李治時期用的嗎?
點點頭,李承乾道:“永徽很好,朕暫且記下了,其他愛卿可還有什么建議?”
雖然皇帝是這么說,但是馬周很清楚,永徽必然是不被皇帝喜歡的了。退回座位,他等著看別人有什么建議。
長孫無忌作為元老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