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知道。
這是李隆基想要一個態度。
大將軍李易的態度。
也是他的態度。
現在的李隆基,就像是老龍巍巍垂死,無能為下一任帝王鋪平前路,只能找個重臣托孤。
安胖子乃胡人,被李易點醒的李隆基,對安胖子起有戒心,兩者相加,讓其輔助太子是不可能的。
楊國忠是外戚,自古有外戚干政,前就有武家攝政于唐,所以李隆基萬萬不可能重蹈覆轍。
李林甫權利之心太重,李隆基可壓制,但太子李亨,面對李林甫就如虎仔遇到老狐貍。
不將太子李亨架空,把持朝政才怪。
思來想去,李隆基也只有想到,同為李唐血脈的李易。
這大唐只要還是李唐血脈,他李隆基就算是去了天宮黃泉,也有顏面見上幾代唐帝王。
“罷了,我李唐如何,終是后輩子孫就好。”李隆基聞言,渾濁的眸子更加暗淡。
強提精神,再次說道,“朕不知能否熬過這一關,所以朕要你親筆為朕待寫遺召。”
說著,李隆基看向一旁,眼眶通紅的高力士道,“將軍(李隆基對高力士的私稱),為紀靈將軍筆墨紙硯伺候。”
“奴婢遵旨。”高力士強忍淚水滴落。
轉身快步前去前宮,拿取筆墨紙硯。
這時。
李隆基看著紀靈又道,“朕若是不幸歸天,爾務必告知唐王李易,保貴妃楊玉環一世安活,這是朕對他的秘旨。”
“陛下放心,大將軍必會答應。”紀靈握拳錘甲。
這一刻的他,就是李易的代言人。
他的話,就相當于李易承諾李隆基。
“甚好。”李隆基滿意的微微點頭,繼續說道,“可惜,唐王不在這么的身邊。朕此時有好多話與他講啊……”
“大將軍與陛下同心,請陛下放心。”紀靈眼眸微閃,再次寬慰李隆基的心。
從他的語氣中,紀靈聽出了李隆基的不甘。
可這怪疾,卻讓李隆基不得不做出安排,以防萬一。
“同心就好。”李隆基喃喃,花白的頭發,顯得有些灰白。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再次問道,“長安城內,可無事否?”
“回陛下,長安城內于無事。”紀靈輕聲道,“末將已請燕一五位統領,前去朝官府中關問,想必他們到時候相處融洽。”
“辦的不錯。”李隆基很是欣慰,語氣略帶殺伐的說道,“若是有人意圖霍亂,就地斬殺!”
老龍雖垂危,但亦不缺乏鐵血。
清理一些椒雞(垃圾),也算是為太子李亨鋪路。
讓其朝堂清明一些。
紀靈頷首道,“燕一統領五人,會知道怎么做,陛下安心養病就好,切勿多思多慮,傷其神。”
他被李易留在長安,就賦予他最大的權力。
依稀記得,當時大將軍讓人給他帶了句話,那就是,“在長安城中,有時候殺戮反而會比口舌來的直接。”
紀靈已經悟透這句話。
該殺就殺,出了事還有他李易扛。
對。
就是這樣理解的。
“這是唐王李易的布局?”李隆基微愣。
他發現,自己每一言問出,都落后于紀靈的安排。
使得李隆基很詫異。
“大將軍只想長安安定,大唐安定,他在前線征戰無憂,還請陛下恕罪。”紀靈說著,便單膝跪地,抱拳請罪。
畢竟他未請旨,私下做出安排,這本就已經犯了僭越之罪,說重了的話,就是矯詔罪。
罪可斬首!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