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小施主來了,這兩位想必就是阿月小施主的父母了吧?二位好,小僧法號凈空,請隨小僧一同進去吧,師父已經做完早課了,在堂屋等著你們了。”凈空小和尚一邊引路一邊說。
“多謝,凈空小師父了。”夫妻二人連忙道謝,湯月華的阿爹立馬從挑子里拿出一小包的東西遞給凈空,“凈空小師父,這是我們農家的一點小吃食,希望能合你的胃口。”
“不可,不可。”凈空揮手拒絕。
阿月的阿爹立馬上前一步將那包東西塞到凈空的手里,“凈空小師父,這是我們自家做的,并不值什么錢,你就手下吧,以后阿月就要拜空明大師為先生,也算是你的師妹了,以后還要多多拜托你了。”
“那,小僧就收下了,多謝兩位施主了。阿彌陀佛”凈空道了謝,念了句佛號。
幾人來到了大殿旁的堂屋里,凈空依舊同上次一樣,站在了院墻外,并沒有進去,“師父已經在里面,你們進去吧。”
“多謝凈空師父帶路,春香咱們將東西拿出來吧。”他說著就將挑子放下,將麻袋里的竹笥提出來。
圓柱狀的竹笥,是將竹子的外層劈下,分成細勻的大約兩毫米左右的竹條,再細細地打磨了,使其光滑油亮,再編織成十來厘米高的圓筒狀,底部是圓木板,上下用打磨好的兩指寬的木條箍住,增加其穩定性,一般有三層,蓋子的背面向上拱起,就像是一個淺淺的瓜皮拿出里面的東西,竹笥的把手有的是木制的,也有的是竹制的。
顯然他們家額這個竹笥已經有些年頭了上面已經漆黑發亮了,外面還有一層黑色的漆。竹笥里面裝著他們要給先生的一些東西。
湯月華跟在他們的后面進了那個低調的堂屋,里面的擺設依舊和上次差不多,空明大師依舊在榻上打坐,聽到聲音就將雙目睜開,淡然地看著眼前的人,好像比上次見的時候更加和氣了些,難道是因為今天心情比較好?
“你們來了,請坐。”空明大師平靜無波的聲音中透露出了一絲絲的喜悅,聽上去心情不錯,沒想到崖岸高峻的大師也有下凡的一天。
“空明大師,阿彌陀佛。”他們雙手合十,對著大師念了一句法號,在佛家阿彌陀佛就是最好的問候,這在佛教盛行的這個世界里十分普遍。
堂房外的鈴聲開始響起,凈空到那間小屋里開始準備泡茶,一應用具都很齊全,泡好了茶凈空就送到堂房里,正準備退出去,“凈空,留下。”空明大師開口。
“是,師父。”凈空恭敬地回了一句,拿著托盤就站在了一旁。
“大師,這是我們準備的拜師禮……”阿月的爹爹剛開口,看到空明大師的眉頭皺了一下,就立馬接著說,“因大師上次曾托張先生說不要特意準備拜師禮,所以我們夫婦二人就準備了一些自家做的小吃食,里面還有一些阿月也一起做了,算是她這個學生對先生的孝敬。”
“可,拜。”空明大師將目光轉向了湯月華,她起身,恭敬地跪在空明大師的身前,磕了三個頭,準備起身的湯月華又聽見一聲“拜。”,她繼續又磕了三個頭,“拜圣人。”空明大師糾正道。
她抬起頭看著自己新鮮出爐的老師,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去,原來在進門處的右手邊還掛著一副孔子畫像,哈,老師難道不時佛教的嗎?出家人的弟子還要拜儒家圣賢嗎?
空明大師已經先她一步,神色莊重地走到了孔子畫像前。轉身看著她,那畫像前還有一個小矮桌,上面擺著一個小香爐,她站起身跟在大師的后面,將桌子上的三根細小的暗色香拿起,看看大師,凈空從一旁走過來,就將懷里的火折子拿出來吹了吹,火苗從上面躍出,湯月華就這火折子點燃了手里的香,恭敬地拜了拜孔夫子,將香插好。
“你的法號是慧安,以后也是少林的俗家子弟,凈空就是你的師兄。”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