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天氣,鄉野田間的草兒都變青翠嬌嫩了起來,山林間的幾抹橙黃也都已經退場了,到到處一片生機勃勃。
他們一家人帶著東西往縣城的方向去了,一路上都是小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倒也熱鬧,人們也出了村往山上去,整地除草準備春耕。
湯月華牽著小姑娘,他得到父親則挑著挑子,里面是一些地里的吃食,大部分的還是雞蛋和鴨蛋,冬日剛過去,他們家里現下也沒有什么產出。
倒是前不久父女兩個到梅山找了一些藥材回來,炮制好了,正準備拿到縣里去賣,
“阿月,你說這些藥材真有你說的那么值錢?”陳念群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他們這次去的話還要給湯明文他們哥倆留些錢。
“夠的,爹。”湯月華想著只怕有還有多的,她是覺著帶著那些銅錢來來回回地不方便,要是真不夠的話也不怕,到時候胭脂鋪的分成應該也有不少。
陳念群想著現在他們也要到官道上了。
要是不夠的話,到時候看能不能和飄香樓的掌柜的拆借一下。
“爹,要不我們還是一輛牛車吧。”這經常到縣里去,純靠腳力也是吃不消,雖然自己現在的力氣和體能都挺好,但是今年的家里的產出會越來越多。
聽到女兒說要買車,陳念群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同意。
畢竟他們夫妻兩人還年輕著,即使到時候家里要做地瓜條的生意,飄香樓的掌柜的還會派人來取貨。
她看看自己的父親,知道他在心疼前得事情,“爹,以后家里還會有狠毒的藥材要送到縣里,要是沒有車的話,就是鐵打的人也是吃不消的。”
況且磨刀不誤砍柴工。
有了牛車的話,家里的地也就不用人去犁了,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而且家里的情況也不是買不起牛車。
湯月華想著自己的爹爹要是不同意的話,要不到時候就偷偷地買上一頭?
她沒有意識到她的年齡還小著呢,牛可是這個時代重要的物資,買賣是需要登記在冊的,目前她是沒有這個權力的。
一家人靠著十一路人力車走到了福寧縣,當然小月娥是沒走多遠,就到湯氏的竹筐力待著去了,她的車現在還走不了那么遠,且要養一段時間。
到了縣里,到了縣里的時候,他們先去了飄香樓。
掌柜的看見他們了還有些吃驚,畢竟他們家的地瓜條已經沒有貨了。
“陳兄弟,今日可是到福寧來看燈會的?”
“是呀,我們一家還沒有好好地看過燈會。”他拿出自己挑子力的東西,一邊樂呵呵地回答掌柜的。
“那今年你們可是來對了,今年是燈會的大莊年,五年一次呢,可熱鬧了。”掌柜的將錢遞給陳念群,一邊看著他們說。
“是呀,掌柜的不知福寧縣哪里有合適的客棧?”陳念群問。
“客棧?哦,就在我們飄香樓的旁邊,只要順著門口的街道一直走就有了。”掌柜的有些好奇,畢竟每次他們來不是當天就回去,要不然就是住在書院,今日倒是要住到客棧里去了。
不過,掌柜的也就是好奇了一下,興許是書院今日也來了客人,一時住不下了也是有的。
“只是,今天看燈的人可能會有些多,也不知道有沒有房間剩,你們且去問問吧。”
他們想著濟生堂就在對面了,還是先將藥材脫手了比較要緊。
“多謝掌柜的了,我們一會兒就去看看。”
一家人就往對面的濟生堂去了。
抓藥的黃小子已經和湯月華他們有些熟悉了,畢竟他們家和胡老頭家比較熟悉,主要是他們上道呀。
之前,他只不過是給他們指了路,他們還客氣地給他們家也帶了冰糖,后面還有糖餅。
“你們來了,可是要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