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體諒。
換位想一下,如果春陽一家子都住在學校旁邊,因為學校的聲音影響曹佩瑜和知勤知善休息,她會不會惱?當然會啊!
所以從一開始,春陽就沒讓那幾家忍一忍,自己都不能忍的事情憑什么讓人家去忍。
人家沒錯,學校也確實有困難,問題就僵在這里實在不好解決。
“村長,如果有錢的話,你覺得學校建在哪兒合適啊?”春陽頭疼的問道。
村長掏出煙袋子,一邊卷煙一邊皺眉說道“那肯定是往村西頭建啊,西頭出村有大道通外邊,東頭就你家那邊都是大地,不能把好好的地刨了蓋學校。”
回答完春陽的問題,村長又道“蓋學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要不少錢呢,村里拿不出,你都得跟上邊申請。平常申請個小錢兒都那么難,申請個蓋學校的錢有多難你心里得有數。”
春陽心里當然有數。難她不怕,她怕的是壓根就沒有這個希望。
春陽覺得鄉里辦事效率不行,還是得從上面入手,最低也是要跟縣里反應情況。
東山村小學現在二百多名學生,不能讓學生無學可上,也不能讓學生上啞巴課,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上面把問題解決。
想法很多,現在從上到下全都過年放假,想啥都不好使。
村長也道“你先回去好好過年,有啥事都等年后再說。需要幫忙你來知會我一聲,我這把骨頭還能再折騰幾年,肯定不能委屈了咱村的孩子。”
春陽歡歡喜喜過來,心事重重離開。回家后坐在書桌前拿出稿紙和鋼筆開始給上面寫申請。
申請還沒寫完年就到了,曹佩瑜不讓她一個人悶在屋里,叫她出來幫著干活兒。
活兒也不多,春陽就跟曹蘊一塊兒打掃房間,把里里外外能擦的都擦了一遍。
三十兒晚上,還是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晚。
晚上十點多鐘,楊成出去尿了泡尿,回來隨口說道“今年咱村挺亮啊,附近的幾家好像都開著燈呢。”
以前窮,燈泡都不敢買瓦數太大的怕浪費電,平常也沒啥娛樂活動,晚上可不就睡的早嗎。
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很多,不少人家有了電視,還有幾家也買了彩電,就算平常看的不多,大過年的肯定要守著電視看春晚。
楊成隨口說的一句話讓曹佩瑜大發感慨,曹蘊和李冬梅想到以前的苦日子也是感慨良多。
她們說的熱熱鬧鬧,春陽卻只悶頭搟餃子皮,好像根本沒聽到她們說什么。
十一點多點兒,餃子包完,大人都還不餓只一直上躥下跳的知勤知善嚷嚷著肚子餓,曹佩瑜就去煮了點兒餃子。
餃子剛下鍋,外邊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夾雜在呼嘯的風聲里還挺清晰。
曹佩瑜正打算指使曹蘊出去看看,房門便被拉開,有個人頂著寒風和一頭的掛霜走進來,說話的聲音里似乎都帶了冰人的寒氣。
“媽,多下點餃子,我也餓了。”
是知恩!
年前他就跟家里通過氣兒,說是要替同事值班要初二才能回來,誰承想大年三十的晚上他頂風冒雪的回來了呢。
聽到動靜里屋的人全都出來,見到知恩都很驚訝。
“不是說不回來了么?快把帽子圍脖摘了,全都是霜”,曹蘊心疼弟弟,上前來直接把知恩的帽子拽下來。
春陽緊隨其后,心疼道“快進屋上炕暖和暖和,我可看天氣預報了,最近這些天就屬今晚上最冷,這么老遠你還回來,在單位好好睡一覺明早再回來也行啊。”
知恩樂呵呵的聽一屋子的人說他,等他們都說完,他才開口說道“讓我替班那個沒回家,那我就回來了。我穿得多走得快,其實沒多冷,都冒汗了,就是掛的霜有點兒多。”
上炕暖和一會兒,曹佩瑜煮好餃子端上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