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比朱元璋還要急的嬴政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在秦國皇宮內,嬴政面對著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挑著眉毛做出了他的計劃,并且這個計劃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比較有些急促了些。
“李斯,朕的意思很簡單,三天之內打下新朝,你們都明白吧?”嬴政把他的大膽的想法對眾人說了出來。
這個大膽的計劃就連上將軍白起都有些為之震撼,秦國全國的兵馬如果算上民間兵力也不過二百多萬,而且如果開戰,全國將要承擔巨大的財政支出,這個決定實在是太冒險了。
“陛下,容末將進言,如此冒險的行動計劃為何不與群臣商議?”白起說這些話有些僭越,但是這句話也是群臣想說的話。
見白起把這句話說出來了,李斯也跟著附議,為什么不提前和他們打聲招呼商議一下?
“陛下,不是臣等冒犯,這個計劃實在是太過冒險,三天?光行軍就需要一天半,三天從發動全面進攻再到攻占城池,最后到滅掉一個國,陛下,請容臣僭越,您這種辦法,不成!”李斯也把他的立場確定,戰爭可以,但三天之內解決戰爭根本行不通的事情。
何況如果算上全國的騎兵,攻城需要大量的步兵和攻城器械,這也得需要時間,調集兵力這還需要時間,大大小小的事務這些也需要時間。
商鞅上前頗為難堪地說道“陛下,說點兒難聽的話,您這是趕鴨子上架不知道鴨子的難受,不能操之過急,雖然昭國進攻隋朝已經打下了三分之一,但是畢竟人家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您看我們什么準備都沒有,該怎么打?”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小說p, \咪\咪\閱讀\p \iiread\ 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眾人對商鞅的話表示贊同,這場仗不是兒戲,新朝在這些日子里并非沒有做出成績,他們把沙漠變成了部分田地供他們耕種,秦國借給他們的田地基本上是一分都沒動,全靠著外來的耕種技術來種植農作物的。
何況,新朝雖然地寡民稀,但畢竟發展了一段時間,如果貿然開戰,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因此如果開戰沒有準備,那這場仗無異于是個麻煩仗。
“我等贊同上將軍意見,請陛下三思而后行。”群臣十分贊成白起的話,讓嬴政好好想想,這場仗不是那么好打的。
不過嬴政又想到了一個辦法“聽著,朕三天時間不變,但這三天不算在進攻時間,是算在你們抵達新朝城池開戰的時間算起,如何?”
這個時間算法倒是出乎了他們的想象,不過給了他們一個準備的時間倒是差不多,白起向嬴政連連賠罪,是他太激動了。
白起這么做是為了大秦的國力著想,嬴政又怎么會怪罪于他呢?把進攻任務告訴給了大秦文武百官之后,全國上下都進入了戰備狀態。
圣旨傳達下來后,全國二十歲以上的男性百姓以百人為一隊,從軍隊中挑選出三年以上老兵訓練新兵,并且由民兵中出色者為百夫長。
在短短的一天之內,秦國上下全民皆兵,老弱婦孺皆為自家的男丁準備好了新鞋新衣裳,紛紛為他們送行。
在這一天里,秦國累積征兵約六十萬人,這其中皆是全國二十歲以上健全壯丁,與秦國軍隊合并后,共計一百三十萬人。
得知秦國即將向新朝進攻的王莽,他們有些著急了,全天下都開始吞并的戰爭行動,秦國如此狼子野心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陛下,秦國打算三天之內滅了我們!”
“這可如何是好啊!”
現在王莽也沒了辦法,新朝全國現在都處于一個發展狀態,哪兒還有兵力去應對秦國的大規模進攻啊,于是王莽決定向嬴政求和,看看能不能求得一線生機。
結果嬴政回復的態度很明確“不是朕想打,是天下大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