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定是國內出事了,而且還跟他有關。
“少爺,這么著急叫我們過來是什么事?”一個人問道。
“楚楚或者修羅有沒有傳來消息?”駱榮燁急忙問道。
“沒有,修羅大人最后一次傳來消息就是說信仰刺客已經停止一切活動,在流民中招收人員,之后就沒有再傳來消息了”那個人回答道。
“希望不會如我所想吧”駱榮燁嘆了口氣說道。
而高句麗的行宮里,高元正在和一眾大臣商討守城的事宜,如今高句麗的大軍就在平壤城內,其他城池的糧草也早在隋軍攻城之前就運送到了這里。
“隋朝的皇帝還不知道自己家已經著火了吧,居然還在圍城,真是可笑”一個大臣嘲笑道。
“現在我們要商討的是守城的事宜,隋朝方面遲早會知道的,我現在就怕這個隋煬帝知道后惱羞成怒把我們當出氣的對象了”另一個大臣說道。
“好了,朕相信他會撤軍的,十個高句麗都比不上一個隋朝,他要是選擇死磕,朕也不是紙獅子”高元說道。
早前高元就得知了隋朝內亂不斷擴大,兩個月前更是有一支軍隊突然出現,一舉拿下了整個粱州,隋朝國內的局勢突然變得模糊起來。
高元知道,這個時候楊廣得知了這樣的消息一定會撤軍趕回去平叛,所以命令除平壤城之外的軍隊撤出城外趕來平壤,這也是駱榮燁和來護兒感到奇怪的地方。
“陛下英明,在得知隋朝內亂后果斷召集軍隊死守平壤,不然就算我高句麗國力在豐厚也免不了元氣大傷”一個大臣說道。
“哼,朕倒是很好奇楊廣知道了這個消息后會是什么樣的表情”高元嘲笑道。
而隋軍這邊,并不是隋朝的消息傳得慢,而是這邊本來就在打仗,楊廣的行蹤飄忽不定,傳信的人到達了遼東城的時候,楊廣已經帶領大軍前往其他地方了,所以消息才會傳得比高句麗慢。
而此時大軍集結在平壤城外,信使也終于把消息傳到楊廣這邊,駱榮燁擔心的問題已成事實。
楊旭在得到駱楚楚的傳書后,立馬組織人員在涼州突然發難,原本就起義不斷讓隋朝將領疲于奔命,而楊旭帶領的軍隊又跟起義的農民不一樣。
不管是實力還是裝備甚至都比隋軍更勝一籌,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拿下了整個涼州,待隋軍反應過來后又死守著城池,這個時候其他豪強也終于忍不住了,紛紛舉旗反隋,隋軍一下子處于被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