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如今原料充足,劉延拓也知道最佳的配比。
爐溫就算有差異而導致失敗,也可多試幾次就好了啊。
不過顯然劉延拓是幸運的。
劉延拓拿著自己的手表看著時間。
當劉延拓覺得溫度,時間差不多了后。
便命人將大鍋取出,將已經融化的液體倒入早已準備好的土制容器內成型,退火,冷卻。
冷卻后,將土拋開。
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杯便出現在了劉延拓和眾山民的眼前。
看著眼前的幾乎透明的玻璃杯。
一眾山民大為驚呼。
不過每個人都流露出歡快的神情。
如此透明的玻璃杯,想想也會價值連城,價值不菲。
而其原料,無論是石英砂,石灰石還是被劉延拓稱為蘇打的碳酸鈉。
都非常普通,也很容易制得。
唯有碳酸鈉要復雜一些。
但是有海藻,海鹽兩種途徑。
碳酸鈉也不算費勁。
如此打造玻璃完全不費事。
這銀子還不是在向大家招手嗎。
有了玻璃杯后。
劉延拓又開始領導眾人進行整塊玻璃的燒制。
先命鐵匠打造一個大鐵板。
將燒好的玻璃液體倒入鐵板槽中。
之后再普通搟面一樣將玻璃壓實,搟平,退火,冷卻后。
一整塊玻璃窗就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最后木匠在打造出木制邊框。
如此玻璃窗戶便制造完成了。
當然有玻璃窗,玻璃門也可如法炮制。
至于玻璃鏡子。
只需要增加一個打磨的過程,便可。
如此無論是玻璃窗,玻璃門,玻璃杯,玻璃鏡子等等產品盡皆生產了出來。
木匠在打造出精美的盒子裝斂起來。
整個過程便算完成了。
有了玻璃,劉延拓相信,美好的未來,即將到來。
但劉延拓沒有想到的是。
自己還是把這個時代想得太美好,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