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呂宋和臺灣必然成為我華夏又一塊寶地。
雖然劉延拓只想做做生意。
但是順便開個疆拓個土也是可以的。
反正臺灣那些土著根本不值一提。
呂宋也沒有更強的勢力。
而且也有兩年的時間供劉延拓準備。
兩年后,將臺灣和呂宋徹底占據。
完全不是問題。
至于移民。
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如今就廣東一省就有山民,隱戶一兩百萬。
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廣等地加一起怎么也得有個上千萬吧。
最少也得有七八百萬人。
利用山林做掩護,把他們遷移到海邊,在利用船只移民臺灣,呂宋安置。
只要操作得當。
估計大明都不會反應過來。
再加上劉延拓有土豆,紅薯,玉米這樣的高產作物。
而臺灣和呂宋又是產糧寶地。
別說養活幾百萬人。
養活個幾千萬,上億人都不是問題。
到那時,臺灣和呂宋兩地就會徹底成為中華寶地。
同樣的情況還有交趾。
站在沈家門前。
劉延拓抬頭看了看沈家的牌匾,心中思索著。
“劉老板真是守時啊,快請”
沈權茗上前向劉延拓拜道。
“多謝”
劉延拓回禮后,與沈權茗一道走進了沈家大門。
而沈繼鶴此時正與長子沈甫益一起,在正堂等候。
沈家雖然家大業大。
但是傳至沈繼鶴這一代,膝下就只有沈甫益這么一個兒子。
之后就是沈繼鶴的小女兒沈瑤蓮了。
“爹,我就不明白了,那劉延拓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值得爹將整個沈家都搭進去嗎”
沈甫益在一邊憤憤的說著。
對于和劉延拓合作。
沈甫益本身是持反對意見的。
特別是沈繼鶴打算全力支持劉延拓。
更是讓沈甫益完全不能理解。
“你懂什么,此人雖然年輕,然而從其為了一些山民敢于背負反叛之名,短短數月就能發展到如此地步,其有情有義,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啊,而我沈家所想更進一步,就必須和其合作,聯合,甚至依附于他,和則兩贏,否則雙輸也”
沈繼鶴捋了捋胡須,看著沈甫益,說道。
“那也不用把整個沈家都搭進去啊,也不用讓小妹嫁給他啊,小妹不是爹的掌上明珠嗎,爹就這么舍得讓小妹嫁給他受苦嗎”
沈甫益有些不解的說道。
“你可知如今我沈家雖然門庭若市,在廣州也有一席之地,但是這也只是明面上,暗地里多少雙眼睛盯著我們家族的產業啊,此人雖然年輕,但是敢作敢當,能力卓越,潛力無限,未來可期啊,要是能與其聯合,對我沈家有百利而無一害啊,何況我已派江西那邊的朋友打聽過,宋元之時,南昌的確有一戶劉姓大家南下廣東,又南下南洋,雖然不知后來如何,但這也與那劉延拓所言吻合,如此看來那劉延拓也算高門大戶,玲兒嫁給他也算門當戶對,有何不妥”
沈繼鶴淡然的說道。
“可是……”
沈甫益還想再說,被沈繼鶴抬手攔下。
“好了,你的意思我已僅知,放心吧,此事我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更別說我們沈家,如今這劉延拓之名早已傳遍整個廣州,早晚也會傳遍整個廣東,多少雙眼睛盯著,多少家族想與其合作,聯合,甚至如那洪家一樣覬覦其產業,這時候那劉延拓需要海船,而我們又有海船,正是互補聯合的好時機,要是我們錯過,便會被其他家捷足先登,那樣對我們沈家可是大不利啊,所以還不如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