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當然如今海軍還剛剛起步,甚至連第一步都還沒有走出去。
不過和陸軍一樣,劉延拓給自己的海軍想好了一套完全有別于這個時代的作戰方式。
只要武器到位,就可以直接上馬。
問題還是源源不斷的資源供應。
所以劉延拓打算將新鎮和山谷內諸事處理完畢后。
便啟辰前往瓊州府和交趾。
盡快拿下鐵礦和煤礦的所有權。
如今已到十月,颶風天氣也已結束。
正適合出海之時。
趁熱打鐵,正和時宜。
除去新鎮外。
劉延拓也打算將自己未來所有的布局都遷往新鎮。
在新鎮城外。
劉延拓已經在規劃新的土豆,紅薯,玉米農場。
說是農場,其實就是一個大的村寨。
農場內除去土豆等外,棉花,高粱,桑樹,桐油樹,漆樹等都會種植在其中。
為劉延拓的發展強有力的糧食和植物資源保障。
當然還有各種蔬菜,水果的種植。
如香蕉,石榴,荔枝,黃瓜,絲瓜等。
當然也包括剛剛傳入中原的苦瓜。
可以說這個時代只要能找到的,適合廣東生長的。
劉延拓都命人找來種植了。
在農場旁邊,就是一個大型的養殖場。
雞鴨,豬牛等牲畜皆養殖在此。
更重要的是,劉延拓利用自己后世所學,將養殖場和農場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
利用養殖場動物的糞便,引入一個巨大的化糞池中。
在從化糞池引入農場,灌溉農田。
除此之外,利用周圍的小河修建引水渠,將水引入農場來灌溉。
雖然在新安縣沒有大江大河。
但是有眾多屬于珠江水系的小河,小溪。
水資源并不缺。
至少灌溉農田,城市飲水是沒有問題了。
唯一問題就是流速不高,且河道狹窄。
雖然建造水排,水車沒問題,但是要想建造帶動機械的大型水車,是肯定不可能的。
這也是劉延拓計劃跳過水車,直接研發蒸汽機的原因。
但是為了更好的保證城市和農場供水。
劉延拓還是計劃在這其中最大的一條河,深圳河上游圍堰建造一個大型水庫。
用來保證供水用水。
當然這還是計劃當中。
得等新鎮都建造好后,才開始水庫的計劃。
當然水庫計劃中還有一條,那就是養魚。
如今劉延拓不僅獲得了新安縣南部近百里之地的地契。
也擁有近海兩百多座島嶼的地契。
可以說這些雖然名義上是大明之地。
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劉延拓的私人土地。
這些地方大部分原本就是無主之地。
就算有主,如今也沒人敢在向劉延拓索要。
更別說劉延拓除去要了新安縣以南。
也要了新安縣城西北所有沿海之地。
之所以要這些地方,是因為這里離廣州更近。
因為這里在后世已經屬于東莞市的范圍。
實際上如今的新安縣幾乎囊括了東莞市,深圳市和香港三地。
而這次劉延拓獲得了后世全部香港之地,半個深圳市和東莞市沿海地區。
可謂收獲頗豐。
除去城市建設以外,劉延拓還希望能大量增加人口。
人越多,未來發展自然更有保證。
所以這次劉延拓雇傭船工,工匠才會要求他們將家人全部遷入新安縣。
這些人雖然如今只有八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