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
劉延拓起了一個大早。
今日是和沈瑤蓮大婚的日子。
雖然這個婚約是由沈繼鶴一手安排的。
但是劉延拓也從沈家的合作當中獲得了很多好處。
不說那兩百艏廣船和一百艏福船,以及幾百個船工,上萬學徒工。
就說如今興安商行能夠快速在廣州府和整個廣東各府縣站穩腳跟。
如今也在大踏步的向福建,廣西發展。
就這也離不開沈家的幫忙。
當然,沈家也從這次合作中獲益良多。
一成的利潤分紅,從秦家吞并的船廠,船工和業務。
就足以讓沈家成為了如今整個廣州府內都舉手投足的豪族望門。
更別說李家和秦家等十二家被沈家和劉延拓聯手打壓嚴重。
更是讓沈家一躍成為了整個廣州內最富庶的世家。
同樣因為劉延拓向廣州府捐出了各家的田契,田畝。
也讓沈家和劉延拓在廣州內,特別是郭瑄,李汝器和吳彥銘處獲得了極佳的名望。
按理說,劉延拓大婚,郭瑄,李汝器等人本因到場祝賀。
畢竟因劉延拓相助,從廣州走海路到達交趾非常便捷。
物資轉運比走廣西出鎮南關方便許多。
而這也讓黃福放開了手腳,計劃對黎利在內的交趾叛軍以重創。
同時沈家雖然設計吞并了秦家的船廠,船工。
但是沈家如今也接管了秦家的業務。
幫助廣州和廣東走漕運將稅糧經內河向北運往南直隸。
同時給廣州各府衙,市泊司船只。
所以作為廣州內的一二三把手。
值此兩家大婚之際。
自然要到場祝賀。
只是問題在于無論是沈家還是劉延拓都沒有功名在身。
對于那些廣州城內的書香門第,士紳士族,根本看不上沈家和劉延拓。
如此要是郭瑄三人前往,必然落人口實。
因此三人只是派人去送禮祝賀,并未到場。
何況郭瑄如今已經確認將調離廣東。
畢竟巡撫這樣的職位在明朝還是屬于臨時設立。
不是因為去年颶風。
郭瑄便不會空降廣東。
如今颶風已去,各地安民已畢。
自然郭瑄也該回朝復命了。
如此郭瑄自然不會多事,給自己找麻煩。
郭瑄不來,李汝器和吳彥銘自然更不會來了。
不過這也不影響沈家和劉延拓大婚,被整個廣州府內上層社會士族所關注。
劉延拓可謂是如今廣州內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可以說除去無功名在身外。
其他方面幾乎完美無缺。
而正是因為劉延拓的影響,才使得原先不上不下,毫無名氣的沈家極速發展。
兩者短短兩年,就發展到如斯地步。
如何不讓旁人為之側目。
更別說之前那場轟動一時,讓半個廣東都地動山搖的價格戰。
直接讓西洋商人灰溜溜的離開了廣州。
李家和秦家更是差點被連根拔起。
業務,產業,田畝,佃戶也被沈家和劉延拓盡數吞并。
這如何不讓旁人對劉延拓更加刮目相看。
只是劉延拓并無功名加身。
故而在旁人眼中,劉延拓還是屬于卑賤之人。
為此沈繼鶴又時勸劉延拓去考取一個功名,能考個秀才也行。
要是怕考不上,也無妨,無非是花點錢的事,也不難。
為此劉延拓嗤之以鼻。
我好歹也是后世博士啊。
雖然是理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