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師長,晚生未曾拜師”
劉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高文彬聽后,微微一笑,將考卷遞給了一邊的張桐。
“這樣吧,你回去備下禮物,明日來廣州學(xué)院找我,我收你為弟子如何”
高文彬笑道。
而這到讓劉延拓和吳彥銘都大驚失色。
這高文彬吳彥銘可知道。
如今廣州士林領(lǐng)袖一樣的人物。
雖然在廣州學(xué)院任教。
但從來都不會隨便收取弟子。
就看了一下劉延拓的考卷就要收其為弟子。
這考卷上寫了什么啊。
吳彥銘看了看一邊的張桐。
只見張桐如高文彬一樣。
先是一驚,之后眉頭緊鎖,不時抬頭看了看還是一頭霧水的劉延拓。
劉延拓被高文彬這一問,嚇得不輕。
這怎么就讓我拜師了啊。
“怎么,你不想拜師嗎”
高文彬見劉延拓沒有回應(yīng),又問道。
“稟師長,晚生乃粗鄙,銅臭之人,貿(mào)然拜師,恐有辱師長之名也”
劉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誒,無妨,你自己不是都說過嗎,有教無類,出身如何,并不重要”
高文彬笑道。
劉延拓聽后,心下一緊。
這不是孔子說的嗎,怎么成我說的了。
“此事來得太過突然,還請師長容我三思”
劉延拓拜道。
“也好,你想通了可隨時來廣州學(xué)院找我,老夫隨時恭候”
高文彬說完,張桐放下了考卷,笑道。
“哎,被捷足先登了啊,恭喜建德兄收獲高徒啊”
張桐笑道。
劉延拓聽后,臉色一黑。
我還沒拜師啊。
其實拜師也無妨。
這高文彬和張桐可都是如今廣州士林領(lǐng)袖。
還都是德高望重之人。
向高文彬拜師也不虧啊。
“師長,此文如何”
一邊的吳彥銘向高文彬問道。
不是因為規(guī)定,吳彥銘也想拜讀一下這劉延拓的大作。
看看這高文彬為何打算收劉延拓為弟子。
“恕老夫直言,此景秀文章,行文流暢,且句句暗合典籍,經(jīng)文經(jīng)義點讀得恰到好處,此文之妙,足可為本屆鄉(xiāng)試第一也”
高文彬指了指桌上的考卷,笑道。
“不僅如此,聽聽這句,夫天地之道,莫過養(yǎng)德,德行即為天道,所謂知行合一,德才兼修,方為無上大道也,此句乃全文點睛之處,非一般凡夫俗子若能習(xí)之,敢問劉郎,可拜讀過陸子理學(xué)高論”
張桐也向劉延拓笑道。
“稟師長,在下讀過”
劉延拓向張桐拜道。
然而內(nèi)心中,劉延拓已是震驚不已。
這可是鄉(xiāng)試第一啊。
堂堂解元啊。
我就是隨便寫寫,也能拿個第一。
這也太扯了吧。
想想那唐伯虎不也是解元嗎。
我就這樣和唐伯虎并列拉。
“解元,二位師長不會搞錯了吧”
一邊的吳彥銘聽后,驚愕的說道。
“不會錯,知府大人若不信,可拿去拜讀一下,此文若非親眼所見,老夫必以為出自高人之手也,不過此文雖出自程子,然與朱子相背,反而有陸子心即理的思想,與如今理學(xué)相背,然行文流暢,言簡意賅,不僅有經(jīng)典名句,還有自己思想見解,既有程朱,陸子之學(xué),又有孔孟之大道,如此美文,若不為解元,乃誤人子弟爾”
高文彬也笑道。
吳彥銘聽后,拿起了試卷。
我到要看看,是何文章,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