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蒸汽機我們按照先生給的要求進行了測試,其轉速在一分鐘一百到一百五十轉,功率六十五馬力到一百零五馬力之間,蒸汽壓力六兆尹,蒸汽溫度二百五到三百五十度之間”
張濟向劉延拓拜道。
劉延拓聽后大喜。
雖然看參數和后世那些動輒幾百,幾千,幾萬匹馬力的蒸汽機沒法比。
但是六十五到一百零五馬力已經足夠了。
至少帶動目前的機器是足夠了。
而且未來增加一下氣密性,提高一下蒸汽機的鋼鐵材料,或者稍微改進一下。
弄成幾千,幾萬馬力的,也沒有問題。
有了這個基礎,在提高,那就方便多了。
“很好,能讓他動一動嗎”
劉延拓指了指眼前的蒸汽機,問道。
張濟聽后,立刻安排工匠們開始向鍋爐里放煤炭。
隨著煤炭燃燒,高溫蒸汽開始從鍋爐內冒出,進入氣缸,發出了轟轟的聲音。
之后連桿開始上下移動,滑閥桿等都開始移動起來。
最終轉輪開始移動,旋轉起來。
看著轉輪移動,劉延拓滿意的點了點頭。
“很好,如今還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上機測試,十五日你們隨我返回新鎮,然后將蒸汽機連接到紡紗機試試,要是沒有問題就說明蒸汽機徹底研制成功了,那樣印刷機,造紙機,織布機,車床,鏜床以及肥皂廠,玻璃廠流水線,鋼鐵廠的鼓風機,還有農場的灌溉系統等都可以用蒸汽機來驅動,我準備設立動力廠,由張伯為動力廠廠長,負責批量生產,改進蒸汽機,提高蒸汽機馬力,我可以給你們提示一下,我剛剛看到蒸汽并不是全部都進了氣缸,這說明無論是鍋爐,氣缸,還是之間的通道肯定有漏氣的地方,你們從這個地方作手改進,提高氣密性,想必動力會更加強勁”
劉延拓說完,張濟等人立刻拜領。
之后劉延拓命人從賬房內支取了五十萬兩白銀,賞賜眾人。
眾人拿到賞賜后大喜,紛紛拜謝劉延拓。
之后劉延拓又來到電報機室。
看著兩臺新造和兩臺原有改進的電報機。
打量了一番后,笑著點了點頭。
“不錯,你們做的很好,這能用嗎”
劉延拓指了指桌上的電報機,問道。
“稟先生,我們雖然看過了先生給的電碼本,但是具體的我們也不知怎么操作,所以還沒有進行測試”
徐言守向劉延拓拜道。
“無妨,你們弄一臺到旁邊的房舍內放好就行”
劉延拓說完,眾人便開始行動起來。一切準備就緒后,劉延拓又坐在電報機前,通電,敲擊電鍵。
很快旁邊房舍內的電報機接受到消息,開始打印。
劉延拓指導一眾工匠進行翻譯。
最終得到了一條今天天氣晴朗的簡訊。
劉延拓見此非常滿意。
之后劉延拓又對另外兩臺電報機進行了測試。
如此四臺電報機,算是正式可以交付使用了。
但是因為技術原因,再加上距離,所以如今的電報機不能做到實時,即時通訊。
這之中會有幾刻鐘的延遲。
再加上翻譯問題。
所以一條通訊優勢需要一兩個時辰,甚至三個時辰才能傳輸到。
不過即便如此。
比如今大明所用的驛站傳輸消息的速度快多了。
至少當天的消息,當天就可以知道了。
而不需要過幾天,甚至過個十天半個月,一個多月才知道。
四臺電報機,除去一臺跟著劉延拓去京師外。
另外三臺一臺在新鎮,一臺在臺灣虎頭城,最后一臺劉延拓思考再三,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