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賊子敢襲擊我的濟州”
永樂二十二年一月十日,就在劉延拓前往京師順天府的路上。
在朝鮮國都漢城內(nèi)。
現(xiàn)任朝鮮國王李裪得知了耽羅被襲擊,占領諸事。
瞬間大怒。
“稟大王,濟州孤懸海外,我們除去每月一兩次向濟州送去各種物資外,便與濟州再無交集,而且據(jù)回來的人稟報,這次濟州失守,并不是賊子有太多戰(zhàn)斗力,而是蒙古人反叛所制,我們再濟州的力量還是太少了啊”
閔貢向李裪拜道。
“哼,這些蒙古韃子,當年我就不該受其蠱惑,否則啟有今日之禍”
李裪聽后,憤憤的說道。
“大王不必擔心,末將愿率我國水陸大軍前往征討,平定”
金宗瑞起身拜道。
一邊李從茂,柳廷顯等人則紛紛起身請戰(zhàn)。
“不可,濟州島孤懸海外,于全羅道道路不通,很難征討,何況我等也不知其賊子為何,還是先搞清楚狀況再討不遲”
閔貢起身攔阻。
“大王,如今我國內(nèi)還未安定,百姓還需安撫,倭寇在東南橫行,切不可貿(mào)然開啟戰(zhàn)端,不如先排個使者過去查探一下虛實再說”
樸從禮也起身拜道。
“這都打家門口了,還探查什么,再說說不定這些賊子就是倭寇呢”
李從茂反駁道。
“這伙賊子不可能是倭寇,倭寇不僅我們深惡痛絕,那些蒙古人同樣恨之入骨,其又如何能助賊子反叛我等,我估計應是大明來的勢力,說不定是海賊一類”
沈瑛起身反駁道。
“大明海賊,那就更不可能了,那三寶太監(jiān)麾下船隊何其巨大,大明東南沿海各處海賊早已清理干凈,就算有漏網(wǎng)之魚,其人數(shù)絕不會太多,故而此絕非大明海賊”
柳廷顯也駁斥著。
見眾臣辯駁,李裪一時也沒了主意。
按理說一伙賊子占領濟州,李裪并不在意。
但是濟州上的蒙古人集體反叛。
這就讓李裪有些困惑了。
出沒于大海上的除去倭寇,和海盜外。
還會有其他勢力有可能占領濟州嗎。
但是倭寇不可能獲得蒙古人的擁護,而海賊也已絕跡。
那還會有誰能夠進攻,占據(jù)濟州呢。
難道除去這兩種勢力外,還有第三種勢力。
而這大洋上,除去大明水師外。
還有何人。
李裪想了想,皺了皺眉頭。
“傳旨,命黃象為使,前往濟州,命長川君率水陸五萬大軍駐扎金州,以應不測,一旦準備成熟,立刻進攻濟州,剿滅叛賊”
李裪說完。
李從茂和黃象二人起身領命。
不久后,黃象帶人出了漢城,往南而去。
李從茂則開始整頓,集結(jié)兵馬,準備向南開拔。
黃象一路南下,沒過兩日便來到了全羅道南部的金州。
金州牧使金泰聽后,立刻出城,將黃象迎入。
聽說黃象來意后,金泰皺了皺眉頭。
“大人有所不知,這伙賊人具體來歷,下官也不清楚,之前下官派人按照原有的安排向濟州運送補給,物資,確被這伙賊人扣押,之后只把人送了回來,還說這濟州已是他們之地,要我們以后離濟州遠點”
金泰向黃象拜道。
黃象聽后,想了想。
“那可知這伙賊人來歷,長相,口音如何,是倭寇,還是明人”
黃象問道。
“來歷不明,不過可以肯定不是倭寇,回來的人說他們穿著華麗,岸邊停靠的船只也最少有十余丈以上,身材也比倭寇高大許多,是不是明人不敢確定,聽口音又不像明人,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