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挑夫,李修回到自己的竹屋。
門廳放置的兩大摞經書典籍,全都是《舍利浮屠經》。
舍利浮屠經全經八萬四千卷,分七部,每一部都有一萬兩千卷之多。
李修收集了十年的時間,他才將將湊夠第三卷的零散經文,而其他的舍利浮屠經經卷則是缺漏極多,根本就不能連成書目。
這一次獲得的經卷雖然也有很多,但是還是湊不齊完整的第四部舍利浮屠經。
舍利浮屠經經卷是李修每日必讀的經文,用金章古語詠經,記憶經卷上面的字符就是李修每日的功課。
八萬四千卷經文,每一卷的經文都像是一首吟唱的古老的歌訣一般,繁瑣而復雜,又極其拗口晦澀,普通人別說背誦,即使是對照著經文詠念,他也未必能夠將上面的經文順利的詠念完整。
不過李修的神魂強大,加之修煉法力之后對于神識記憶的加強,而且他只背下第三部完整的舍利浮屠經,但只是一部拗口生澀的經文還是占用了李修許多年時間。
李修收集這些經文很是費事!舍利浮屠經是入空門的考察經卷,雖然有所流通,但是都被那些想要拜入寶塔寺的居士捂得嚴嚴實實的。
而其余的經卷在考察入寺的時候,有所考察,卻并不是重點。
按照這十幾年的了解,此城金篆宗附屬寶光寺的凡人佛寺寶塔寺入寺考察極其嚴格,超過了李修了解到的狀元科考!
一本本翻看這些經卷,李修則是陷入舍利浮屠經的那些古語經文的魔音記憶之中。
……
寶塔城的西郊有一座高聳的崖寺,此處的廟宇建立在山崖之上。
此處寺廟就是潭淵居士所說的金龍寺。
山崖從上到下九轉十八彎,最大的金龍大殿就在山崖之頂。
往下一座座如金龍之身的殿樓,蜿蜿蜒蜒地建在九條崖道之上。
那崖道下方,金龍尾處,有一座由白石鋪設而成的巨大廣場。
若是在空中望向這金龍寺與白石廣場,好似金龍飛遁在白云之中一般。
山崖之下此刻眾僧云集、居士無數。放眼望去,廣場上足有數十萬人!
金龍寺的寶光法會十年一度。上一次寶光法會李修才剛剛來到寶塔城,那個時候他錯過了那次盛會。
那一次的金龍寺寶光法會上,有上百位居士背誦出一整部的《舍利浮屠經》,這些能夠背誦舍利浮屠經的居士全部都被寶光寺錄取!
這之后十年之間,那些想要入門的居士全都開始收集整部的舍利浮屠經!
七部舍利浮屠經只要背誦下來一部,就可以被寶塔寺選中,這些居士們為了不讓競爭的對手獲得到整部的舍利浮屠經,一個個都固步自封地將自己的舍利浮屠經收藏起來。
也只有那些湊不齊一整部的居士才會用手上的經文去換取自己想要的那一部的經卷。
舍利浮屠經畢竟是有七部之多,只要將其余的舍利浮屠經交易出去,只留下自己背誦的部分,而有更多的居士們湊不齊哪怕一部舍利浮屠經,他們會瘋狂收購所有的經卷!就像李修這樣。
這一部分居士們瘋狂收購經卷也令在外流通的舍利浮屠經越來越少!
李修雖然湊齊了第三部舍利浮屠經,不過他還沒有全部背誦下來。那可是一萬兩千卷經文啊!憑凡人的神魂之力,沒有個五十多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好在李修的神魂強大,背誦經文比普通人快了無數倍不說,記住經文的量也是很大的!
李修一路在廣場上尋找自己熟識的居士,廣場上到處都是高壇的高僧,這些高僧講出來的佛經與自己學習背誦的舍利浮屠經有許多地方大相徑庭!
許多的居士盤膝傾聽,有僧眾會給那些明星級的居士發放一本本書冊。
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