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有藏書,按照大概類別分成秘術、見聞、雜學、傳記、武功、醫術、地理、史話等等目錄。
并且從中挑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修仙界秘術整理成冊。
五年時間將繁雜的書籍整理好,李修突然覺得這余家的祖訓果然還是有幾分道理!
余家祖訓是:每一位外出的余家人,都要在回來時帶回一本世間的書籍。
不論書籍的內容如何,只要是能夠了解世俗百態的書籍即可。當然有武功秘籍或是地理見聞更好!
這祖訓其實就是讓余家后輩們,不出岳麓山也能了解外界的風俗人情。祖訓對于余家人的歷練極有好處,不出山便知天下事!
李修也是在這五年時間里受益匪淺,他學到包括天文地理、武功醫術、卜卦望氣等很多東西。
存諺閣之中的書籍雖然沒有什么大用,不過在存諺閣一墻之隔的地方卻是余家堡的藏經閣!
藏經閣平時都有結丹期長老把守,還有守護藏經閣的法陣,李修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其中。
不過通過李修三年多時間的觀察,那藏經閣法陣的陣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關閉半個時辰,余家人會為法陣更換靈石。
這更換靈石的時間就是李修可以偷偷進入藏經閣的時候。
每次到那時間,李修附身靈燚的身上,借助靈燚元嬰期修為神通,悄無聲息地鉆進余家堡的藏經閣,尋找自己需要的秘術神通。
這種偷窺別人家功法秘術的事情在這兩年之中李修干了三次。但是收獲卻是一般般,他并沒有找到什么奇功秘術,只是找到一些普通的五行功法和低階丹方器方以及一些心得玉簡。
算了算時間,過兩天又該到了余家堡的人更換藏經閣法陣靈石的日子,李修這一回要去那幾個沒有看過的書架再去找找,看看有沒有合適自己修煉的秘術神通。
有些是書冊形式的典籍實在是不好復制,而且余家堡的書冊玉簡太多,半個時辰根本就復制不了多少。
李修覺得自己有化身不在場證據,還是有五個的那種,當然畫蛇添足一個就夠了!
干脆直接將藏經閣里面的秘籍偷出來一些參悟,等以后自己離開余家的時候,再還給他們豈不是更好!
心里想著事情,李修控制一具化身將那幾本書籍分類入庫。
……
一男一女兩人飛遁到余家堡家主議事的祠堂大殿。
有十幾位余家直系的筑基弟子,他們已經在大殿上的蒲團做好,只等白皙女子和俊朗男子坐下。
大廳主位上坐著三位結丹期修士,一位中年男子、一位端莊婦人、還有一位古稀老者坐在中間。
見那年輕男女已經坐在蒲團之上,主座上的古稀老人站起身來,他悠悠掃過眾人,開口說道:
“既然虹兒和澤成都回來了,那么我就把召集大家的事情說一說!
前些天老祖回返家族,恐怕時日無多!不過老祖在大限將至之時,憑借元嬰期的威名也為我余家堡搬來一座大靠山!
袁家十年前投靠了玄月宗,想必就等著老祖大限之后找上門來!
哼!
我余家尋到的靠山也是南域大宗,有此靠山,諒那袁家也不敢造次!
老祖更是為我余家爭取了三個真傳弟子名額!
今日叫你們過來就是要選出進入大宗門的人選!”
古稀老者說完,他掃視下方的眾位余家后輩。
有人驚訝、有人哀嘆、也有人望著老者欲言又止。
“祖父!老祖找來的靠山是哪個門派?”那白皙女子突然問道。
“御靈宗!虹兒,我知你從小就怕那蛇蟲毒物!不過現在本族有難,你還敢去嗎?”
“孫兒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