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傷,那是用生命斬出的一刀,但當年楊堅試圖泰山封禪,最終確失敗而歸。
王生將這一切歸功于了那自己臆想的并不存在的人身上。想到此行目的,王生開口道:“我今日要進宮見一見那新帝是何氣象,你便隨我同行。”
王生話落,扔了顆藥丸給王盛國道:“你服下此藥自重穩住自身傷勢。”
聽到王生話語,王盛國大喜,二人過了午時便一同向長安宮走去。
及到宮前,王盛國想上前讓人通傳,王生擺了擺手,二人大搖大擺進入了城中,那守門兵士仿佛并未發現。
二人一路暢通無阻,直達了泰和殿前,楊廣初登帝位,正在批閱奏章,一邊楊素協助。
中午時分,楊素緩緩放下了朱筆,向門前道:“不知哪位貴客,還請進殿一敘。”
王生帶著王盛國面露笑開口道:“我游歷天下,途經長安,特來拜見新帝。”
王盛國前番與楊廣打過交道,其乃是一族之主宗師存在,如今在眼前之人口中只是其一名晚輩。
楊廣忙起身道:“道長乃是化外之人,逍遙自在;不同我等在紅塵中爭渡,苦惱無邊。”
進入泰和殿中王生打量了眼前這位人間帝王,心中一奇——眼前之人雖身具龍氣,卻是斷尾之相。
如此人物如何能立為太子,又如何能執掌天下,隨后王生仿佛想到了什么,心中暗自計較開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言重了。”
聽到眼前之人的恭維,楊廣不由心喜,言語間帶有喜色道:“前番王道長曾與我有交情,如今道長即為其族中長輩,我自當設宴相請。”
聽到楊廣言語,王生并未拒絕,一旁的楊素仔細感應,心中雖有疑惑,人前也未多言。
當天晚上楊廣于宮中設宴,席間楊素相陪,酒到半場楊廣開口道:“前番王道長曾找我要接受御封。今日值此時機,我欲在長安外為道長修一道觀封地千畝。”
聽到楊廣言語,王盛國連忙起身拜謝,仿佛是為了感激楊廣之恩,王生開口問道:“恕山人多言,陛下命數頗為不好啊!”
聽到王生言語,場中一靜,隨后楊廣笑著開口道:“前輩此話何解?”
“若山人沒看錯,陛下身具龍氣,乃是帝王之象,但帝氣之中有些缺憾,只怕不得長久。”聽到王生言語,楊廣放下了筷箸,看向王生道:“我這體質可有解法?”
“陛下已登九五,如今自是百無禁忌,此命數自也無礙,但若能破解自然錦上添花。”王生之言仿佛擊在了楊廣的心坎上,言語間都有些急促開口道:“不知前輩所說是何解法?”
一旁楊素也仔細聽了起來,王生起身略作思考道:“自古有云,龍主風調雨順,若能貫通南北水脈,到時自能接續斷脈。”
聽到王生言語,楊廣心中大覺有理,當即開口道:“前輩大能,不知可愿入朝,我愿拜前輩為太師。”
聽到楊廣言語,王生并未拒絕,只是開口道:“時機未到,如今我便居于長安,日后也在城外觀宇之中,陛下有命我自當遵從。”
聽到王生的話,楊廣開心,當日親自安排讓人將王生二人帶往了驛館,自己一個人到了養心殿。
“父皇當日你若知我是斷尾之相,恐怕絕對不會封我為太子,傳我帝位吧,可惜天算不如人算,我一生自有貴人相助。”
自語到此處,楊廣不由想到了宇文浩,昔年其為了報復楊堅為自己掩蓋了氣息,后來又陰養陽錯助自己登臨太子之位。
如今自己雖身陷困境,又出現了一位前輩為自己解除隱患,楊廣甚至在想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左右逢源。
第二天一早,宇文浩便頒下詔書,廣征天下壯丁,開始了古今第一大水利工程——開鑿大運河。
楊廣根據王生所言,要求天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