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三名千夫長見到獨孤偉三人組成小隊最終勝利并不意外,幾名千夫長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獨孤偉的跟底。
但是宇文化及的表現卻異常搶眼,其單手斷槍,一人立于后方,生生抵擋了眾人攻擊,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三名千夫長并未在其身上感受到內力波動。
宇文化及居然憑借肉身之力橫掃四方,生生以碾壓之勢取得了勝利。只有高處的三名千夫長才能明白其難度,便是自己三人能否做到尚未可知。
第三輪沙場對決與前兩場不同。也是每次演武眾人最在意的環節,沙場征戰個人力量不達宗師之境對戰局基本沒有影響。
團隊的合作才是重中之重,如果前兩輪對決只是對個人實力的展現,這第三輪則是對個人魅力與綜合指揮能力的考核。
第三輪對戰由前兩場勝出的隊伍進行對決,與宇文化及對陣的百人對也大有來頭,那領頭的年輕人名叫方云,乃是幽州大族方家傳人。
方家世代從軍,又一直在幽州扎根,當年楊堅分封獨孤家執掌幽州,但多年來本地士族勢力卻多以方家馬首是瞻。
年輕一代的爭鋒中方云雖曾略輸于獨孤偉,但卻也不容小視,如今也邁入了一流境界,一字營中其是唯一一個可以與獨孤偉正面相抗,且地位相當的子弟。
方云所在百人隊自然以方云為首出戰,而傅義的百人隊卻因為統領之位產生了分歧,獨孤偉堅持要宇文化及領軍與方云對陣。
可是宇文化及只是普通人身份從軍,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此時自己無需太過耀眼,可也不能默默無聞,一切都要把握一個度。
獨孤偉則是一個執拗的人,在其心中宇文化及遠盛于自己,自己如何能指揮他,感受到了獨孤偉的執著,宇文化及嘆了口氣道:“這百人隊便由你指揮,若你力不可敵,我便接手可好。”
獨孤偉一聽大覺有理,點了點頭道:“小弟便依大哥所言,那方云若連我都難勝,哪還能能耐領悟大哥的手段。”
對獨孤偉的事,獨孤衛也有耳聞,但并未放在心上,此時果然見到獨孤偉領兵出戰,不由細細看了起來。
另一名千夫長則將目光匯聚向了方云陣營,其正是方家陣營的將領,其看向獨孤偉的陣營更是露出了冷笑。
此次各族為了讓方云平步青云,特匯聚了百名精銳,以做其日后在軍中發展的親衛,這支百人隊實際上的領袖便是方云。
和其一起的也不是什么新兵,還是幽州各士族實打實的精銳,其中更有不少大族子弟,有的還修習了內功。
方云身穿盔甲,身騎一匹棗紅色駿馬,一馬當先率眾到了校場中央,這邊獨孤偉也不示弱,縱身一躍上了馬背,雙腿一夾向場中緩緩而進。
方云見到獨孤偉,手中長槍平抬開口道:“獨孤偉當日我敗你一招,今日我要一雪前恥。”
聽到方云叫陣,獨孤偉也不甘示弱開口道:“我獨孤偉年輕一輩中除了我大哥誰也不服,有膽放馬過來。”
二人話落,直接向中央沖去,二人本是老對手,旗鼓相當交起手來。
與方云不同,獨孤偉開始僅憑強健的身體便接下方云的攻擊,有此不支,方云見此手中長槍大開大合, 想要一舉擊潰獨孤偉。
獨孤偉聽從宇文化及要求打熬身體,但畢竟時間尚短,如今能勉強支持已屬不易,隨著方云攻擊欲急,獨孤偉耳邊突然傳來聲響:“戰場之上殺敵為先,莫要畏首畏腳失了本心。”
聽到宇文化及傳音入密,獨孤偉運轉內功,槍尖之上鋒芒閃現,內力外放向方云搶攻而去。
本來岌岌可危的獨孤偉,猛然生龍活虎,方云見事不可違,策馬奔回了隊中,單手一揮身后百人隊沖出。
獨孤偉見此,單手一揮,自己一馬當先向前方沖去,后面眾兵士也沖殺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