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意出現(xiàn),整個天地之力都開始匯聚,宗師出手不同凡響,拓跋功也不曾再上前進(jìn)攻。
而是立在了原地,其身上一股殺伐氣勢出現(xiàn),隨后緩緩凝聚,拓跋功雖然無法引動天地之力,但憑借其一身鐵血之氣與沙場征戰(zhàn)養(yǎng)成的殺伐煞氣生生攪亂了天地之力。
古之有殺神,憑一身殺伐鐵血煞氣便讓鬼神避易,拓跋功雖未達(dá)到鬼神退避的境界,但數(shù)十年其平定高句麗南征北戰(zhàn),一身煞氣也不可小覷。
吳姓劍客騰空之后,手中寶劍直接出鞘,其仿佛戀人一般輕撫了一下劍身,隨后借頭頂劍意引動天地大勢一劍向下斬來。
那劍罡凝實(shí),下方拓跋功見此雙手緊握長槍,斜向上一挑,那劍罡居然生生被擊碎在半空。
吳姓劍客仿佛早有預(yù)料,身在半空凌空不墜,手中寶劍飛舞,半空之中劍氣縱橫,下方拓跋功也不在原地被動防守。
其雙腿用力的跨下駿馬飛奔,直奔吳姓劍客身下而來,兩人交鋒氣勢驚天動地,順州城上眾兵士將領(lǐng)震驚,那從剛露面的吳姓劍客居然是一名宗師。
同樣高麗大軍眾兵士也目瞪口呆,拓跋功每逢大戰(zhàn)必然沖殺在前,少有人能在其手下走過三個回合,如今眼前之人居然與拓跋功不相上下,眾人如何不驚。
場中拓跋功手中長槍點(diǎn)出,半空之中一個個槍花顯現(xiàn),如同銀河倒掛,繁星閃耀,那縱橫的劍氣居然未通傷到拓跋功一絲一毫。
拓跋功轉(zhuǎn)眼便沖到了吳姓劍客身下,其整個人沖天而上,身與槍合,整個人筆直向半空中沖去。
吳姓劍客感受到下方的鋒芒之意,想要躲閃已經(jīng)來不及,其匯聚渾身內(nèi)力,手中三尺寶劍仿佛重逾千百斤重。整個人凌空翻轉(zhuǎn),手中寶劍當(dāng)空向下刺出。
那劍尖與拓跋功的槍尖點(diǎn)在一起,半空之中猛然一聲巨響,地面被四散的罡氣擊出無數(shù)深坑。
本來身在下方拓跋功猛然一聲大喝,其腰部用力,直接撥開了劍尖,拓跋功身在半空,手中長槍猛然砸出。
吳姓劍客手中長劍被擊中,劍身砸在身上吐了一口鮮血,其左手凝了一個劍指,當(dāng)空一劃,一道劍罡擊在了拓跋功的胸口之上。
二人雙雙墜地,拓跋功以槍拄地,止住了退勢看向?qū)γ鎱切談偷溃骸澳闶且粋€值得尊敬的對手,今日你若通接我這一招,我便退去不再此叫陣。”
聽到拓跋功的話,吳姓劍客手中寶劍熠熠生輝,顯然已經(jīng)開始匯聚天地之力,拓跋功并未上馬,而是與吳姓劍客一般站在了地面上。
拓跋功調(diào)息良久,隨后其右腳猛然在地面一蹬,平整的地面被其生生踩出了一個大坑,借助前沖之力,拓跋功離地而起。
其人槍合一,整個人高速旋轉(zhuǎn),所過之處地面好似被犁過一般,出現(xiàn)了一條筆直的深溝。泥土落葉跟隨在拓跋功身后,仿佛一道橫在半空中的龍卷風(fēng)。
吳姓劍客見此,頭頂劍意光芒大盛,其用盡全身內(nèi)力,吳姓劍客以劍代刀,一劍向前劈落。
那劍氣與劍罡不同,離劍之后仿佛一道絲線,那絲線無聲無息飛向飛卷而來的拓跋功。仔細(xì)觀察會發(fā)現(xiàn)那劍氣與地面接觸的地方在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劍痕。那劍痕極細(xì),且兩面光滑如鏡,正是劍道傳說中的劍氣如絲境界。
兩者相遇,拓跋功去勢一頓,隨后手中長槍脫手飛出,仿佛一條出海的猛龍,吳姓劍客根本來不及躲閃。只得以內(nèi)勁護(hù)住要害,那長槍自其右臂肩胛骨外橫穿而過。
場中風(fēng)沙緩緩?fù)V梗匕瞎ΜF(xiàn)身場中,其左肩處一道劍痕猙獰,鮮血不停的往下流出,其中甚至露出了森森白骨。
二人大戰(zhàn)最終居然以兩敗俱傷告終,與吳姓劍客不同,拓跋功久經(jīng)沙場,此時身受重傷,氣勢欲加猛烈剛強(qiáng),仿佛受傷的猛虎一般,要擇人而噬。
對面吳姓劍客雖然道心堅(jiā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