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開口叮囑道。
“大長老莫非知道那張萬坤所修是何功法?”聽到李見先問話,李勁松搖了搖頭道“那張萬坤應該是得到了天珠之基。”
“天珠之基?”隱族千年來能突破宗師之境,正是借助了天珠之助,但李見先卻未聽過何為天珠之基。
李勁松聽到李見先的問話道“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見過,當年天珠從天而降,本是嵌在一塊九色石頭之中,后來各族爭奪,各得了一枚天珠,那鑲嵌天珠的九色石卻不見蹤影,如今看來那九色石應該是被張萬坤所得。”
聽到李勁松之言,李見先點了點頭道“那東西與天珠同源,我曾與其他隱族之主交過手。并未有類似體驗,那張萬坤定然得到了天珠之基。”
“如今我反到擔心道陵那邊,張萬坤乃是坤宇侯,若其率朝廷九龍衛,只怕道陵危矣!”聽到李勁松言語,李見先搖了搖頭道“那楊廣剛遷都洛陽,不可能南下,九龍護更不可能前來,不倚多取勝,道陵便無虞。”
“現在如何將消息傳往金陵方才是要緊的要。”李勁松開口回道。
“前番東海城中大戰,用不了多久此地發生的一切自會傳到道陵耳中,唯今之計只有盡量拖延。”李見先開口分析道。
張萬坤傷了李見先之后仿佛將其忘在了腦后,一個人在郡守府中眾關。
轉眼過去了三日,金陵城方山腳下,道廟門前擂了兩座高臺,這金陵本就龍脈匯聚,道廟坐落于龍脈之側。
金陵城中百姓知道今日道尊要登臺講法,一大早便蜂擁而至,整個方山腳下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北天師道眾人身帶武器混在人群之中,圍在了那高臺四周,北天師道老祖到來之后并未與道陵兵戎相見,而是提出三日之后二人講道論高低。
北天師道之祖無法集天下氣運突破到宗師境界,但其對道的領悟卻不在宗師后期之下,聽到北天師道老祖的言語,能不出手道陵自是應允。
三日轉眼即過,這日道陵與北天師道之祖登臺,一人鶴發童顏仙風道骨,一人是道廟道尊,下方百姓仿佛呼吸都摒住了。
二人登臺緩緩坐定,道陵身為晚輩,率先開口請教道“不請前輩解惑,何為道?”
聽到問話,北天師道老祖開口道“道乃天下萬物生長的規律,君為上臣為下,太陽東升西落,月有陰晴圓缺……此便是道。”
老祖回答完畢反問道“何為道?”
“道者生靈之根也,天地可為道,草木可為道,天下民眾便是道……”道陵話落四周百姓一陣叫好。
“道為秩序,無道則秩序大亂生靈涂炭,我天師道執道門牛耳,這便是為道。”
“我愿人人如龍,百姓安居其道。”
………
二人說到后期頭頂之上道意顯現,道陵頭頂雙重道意,金口玉言,開口間玉色字符飛舞,沖向了高空。
對面北天師道的老祖道意很是奇怪,居然是一座石橋,那石橋上古意盎然,鎮壓在空中,面對那飛來的玉字,北天師道老祖道“我欲化身為橋,渡盡劫中之人。”
老祖話落,那石橋橫亙天宇直接擊碎了飛來的玉符,道陵頭頂之上道經飛到二座高臺中央。那道經只有三頁,到了半空之后道陵單手抬起,那道經仿若實物居然在半空中翻了一頁。
隨著第二頁弟經翻形,道經上方突然顯現出了驚人異象——一座仙山在霧海之上沉浮,玉色道字圍繞著那仙山飛舞。
“東海仙山?”下方一眾道門中人盤坐在高臺之下,目露震驚,四周百姓見如此神跡不少人當場拜服于地。
北天師道老祖見到那仙山,頭頂之上石橋猛然放大,那道意仿佛要在世間顯現,北天師道老祖腳踏石橋居然朝著那霧海仙山走去。
“道意化實,沒想到前輩已到了如此境界。”對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