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以楊廣命令為由,征調了大量百姓,修建京杭運河,其中山東、河南、余杭、江南等地為主,王生更是以鎮壓氣運為由在沿河兩岸修了數十座通天觀。
每一座通天觀都由王生選定地址并親自督建,在王生不顧百姓生死的情況下,只用了半年時間,公元610年秋,大運河完工,只是這運河之下不知埋了多少枯骨。
“陛下,如今南北已通,我大隋當興,天佑我大隋。”朝堂之上王生參拜道。
聽到王生言語,楊廣稍做感應,果然氣運龍脈通達異常,便是楊素與司徒劍也暗暗訝異。楊廣感受道龍脈的變化,當即看向王生道“太師如今已經位極人臣,孤王便賞你騎馬上朝,見皇不拜!”
聽到楊廣之言滿朝文武俱驚,楊素可在宮中行橋,但是見到楊廣君臣之禮卻不可廢,只是如今龍脈如一,滿朝群臣之言,楊廣根本聽之不進。
聽到楊廣之言,王生行了一禮道“老臣謝過陛下隆恩,如今龍脈已通,但卻不穩定,陛下唯有親自開脈方可真正通達。”
聽到王生之言,楊廣大喜,當即開口道“孤王早年在南方,如今回南方甚和孤意,也許這便是天意,傳欽天監擇良日孤王親往江都。”
楊廣聽到王生之言,毫不懷疑,當即拍板,如今楊廣欲發專政,楊林不在,楊素畢竟不是皇親,一時也是無奈,好在如今北方一統,南方歸順,楊素索性便由著楊廣。
隨著京杭大運河的完工,乾元山莊之中宇文浩心有所感嘆了口氣,武青婉夜觀天象發現紫微帝星居然被一股怨氣掩住,只是那紫微帝星被一股龍形紫氣所阻這才無恙。
楊廣想起江都,不由有種歸心似箭的感覺,楊廣決心以定,當即下令打造龍舟,選定吉日之后,楊廣與王生一起,由九龍衛護持一路直奔江都而去。
龍舟之上,王生取出了一篇經文開口道“陛下此乃我族祖傳的鎖龍經,你只需每日誦讀三遍,到達江都之后自然大功告成。”
楊廣當年被傳為斷尾之命,這便是其致命的缺點,如今依王生之言斷尾可續,楊這嘗試之下卻是有效,自然深信不疑。
在王生的引導下,楊廣收下了那篇經文,那經文甚是繞口,千回百轉,但楊廣仍依王生所言,每日堅持誦讀,果然隨著其誦讀,其丹田之中居然隱隱有一座紫色祭壇凝聚。
丹田之中紫色龍氣盤在祭壇之上神異無比,楊廣不由找到了王生,詢問之后得知,這紫色祭壇正是溫養龍氣鎖龍之用。
楊廣并未感到異堂,自然信以為真,隨著楊廣丹田之中紫色祭壇凝聚,本來王生無法感應到了龍脈,再次有了一絲縫隙,王生以自己煉化的一小截龍脈最終成功接上了龍身, 大隋國運不知為何又開始流失。
洛陽城中楊廣剛剛離去沒有幾日,楊素便察覺到了異常,可是其每日都收到楊廣隨行斥侯傳來的消息,楊廣并無異常,近日反而很是開心。
楊素用盡辦法也止不住國運流失,最后其直接祭出了自己的文道道意,與大隋國脈融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縱然如此,楊素仍感覺到自己難以維持長久,龍舟之上果然隨著楊素的施為,王生再次失去了對龍脈的感應,但其卻不擔心,如今楊廣體內被自己種下了祭壇,日后必為自己所用。
楊廣卻不知,自己一路之上受運河之下死去數十萬生靈煞氣影響,自己又日日誦讀王生所傳祭天之法,慢慢其失了本心,被煞氣侵蝕開始變得殘暴。
果然隨著楊廣凝聚祭壇,其所到之地處處笙歌,一路之上大肆花銷,絲毫不顧百姓的疾苦生死。
及到江南,楊廣一路花銷數百萬兩,京杭運河沿岸士族更是借機大肆搜刮。
呼待過了長江本來放縱的楊廣也沉靜了許多,過了長江只需三日便可到達江都,年輕之時自己曾于此地蟄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