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兩頭,李世民到了滎陽之后招兵買馬,瓦崗舊定慢慢安定,長安城中不知不覺已聚了三成氣運(yùn)。
王盛國離開金之后,一路北上,直搗登州,裴仁基知道王世充背叛盟約之時已丟了一州之地。
其在登州皇宮之中大怒,看向下方眾人道:“平日爾等號稱千人敵,萬人敵,今日面對王世充大軍卻如此不堪?”
聽到王世充問話,下方眾人都低下了頭顱,見此裴元慶上前道:“父皇莫慌孩兒愿領(lǐng)兵前往擊潰來犯之?dāng)场!?
聽到裴元慶言語,裴仁基面露欣慰道:“吾兒此去將我大吳精兵盡率往,一舉擊潰來犯之賊。”
裴元慶離去之時,裴仁基親上登州城為其擂鼓壯行,裴元慶手持銀錘,跨下汗血馬,一路向光州而去。
王盛國率鄭國大軍,過境之時以其蓋世修為先屠了三城,光州城眾守將聽聞之后無不膽寒,王盛國大軍未至,許多城池便已開城相迎。
一路之上王盛國勢如破竹,前線捷報頻傳,最終王盛國被裴元慶在信陽抵住,信陽城前守將知道王盛國將至,當(dāng)即便欲率眾投降,卻不想裴元慶剛好到達(dá)。
得知信陽守將的意圖,裴元慶不由不怒,當(dāng)即命人捆了其一家老少,逼迫信陽守將李開山出城詐降,將敵人引進(jìn)城中。
李開山無奈只得依裴元慶之令,率部下出了信陽城迎了五里,見到王盛國到來,李開山激動不已,忙上前獻(xiàn)出了守城虎符道:“將軍在上,信陽守將李開山,率部下前來投誠,還望將軍收留。”
聽到李開山言語,王盛國也不以為詐,實(shí)是前面三城人頭滾滾,是殺出的威名,三城之中人頭壘在城樓之上,如今尚在,正因如此一路之上王盛國所過之處,吳國將領(lǐng)無不望風(fēng)而降。
如今見到李開山居然迎出城外數(shù)里,王盛國倍感光彩,對身后二人道:“王貴、王金兩位長老勞煩一次,隨李將軍進(jìn)城,我便在此駐扎。”
后方王家兩名長老聽命之后跟隨李開山進(jìn)了信陽城,王盛國不知道兩名長老剛進(jìn)城不久,那信陽城門便被關(guān)閉,內(nèi)外不通,此時信陽城中百姓早已離去,城中駐扎的是裴元慶所領(lǐng)的六萬精兵。
此時六萬大軍隱藏在信陽城大街小巷之中,裴元慶得王金王貴二人進(jìn)城之后,便使了個關(guān)門打狗的辦法,其自己更是親自藏身于李開山身后一眾親信之中。
王貴王金二人都是王盛國的心腹,原本屬于鬼谷王家,如今地位甚高,進(jìn)城之后二人便直接讓李開山帶二人前行府庫與糧倉重地。
李開山對二人是言聽計(jì)從,一行到了府庫之中后那府庫大門猛然關(guān)上,王金二人面前一黑,心中暗道不好,一旁裴元慶拿起放在庫中的銀錘。
兩錘夾擊,打在了王金的太陽穴之上,王金雖是半步宗師,但終是血肉之軀,其太陽穴本是罩門,被雙錘千斤巨力擊中,當(dāng)即被砸裂了頭骨,一命嗚呼。
一旁王貴想要救援已經(jīng)來不及,方才其也渾身發(fā)寒,心知此地必有高手,王貴也不想報仇,閃身便向門外沖去,此乃府庫重地,四周都是以巨石壘造,大門更是精鋼所鑄。
王貴全力一掌,大門搖搖欲墜卻并未倒下,門上被震開一道縫隙,王貴借亮光見一小將手持雙錘,沖殺而來。
見到一邊頭顱變形的王金,王貴心中一寒,開口威脅道:“你是何人?如此是自取滅亡你可知道?”
聽到王貴言語,裴元慶也不答話,手中雙錘掄起,一股鐵血之力散開,王貴好似置身于千軍萬馬當(dāng)中,居然一時有些失神。
裴元慶雙錘擊下,勁風(fēng)驚醒了王貴,其終是半步宗師,關(guān)鍵時刻王貴身子向后移了三寸,銀錘砸在其胸膛之上,王芳重傷卻并未身亡。
說來王芳死的也是不值,其已初通道意,但是面對裴元慶,又在這吳國之地王貴確無法施展,只與普通歸元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