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揮,示意眾人可以進食。
但所有人都很老實,直到董卓先夾了第一筷后,他們才開始在各自的位置上動筷用餐。
“白兒,你做的蛋糕阿翁很喜歡,說吧,想要什么賞賜?”
董卓看向自己的小孫女,丑惡的臉龐上滿是寵溺。
對于董白,董卓一向是不吝賞賜的,董白十歲時,就獲封了渭陽君,被授予朝廷印綬,等同于萬戶侯的級別。
也由此可見,董卓對她的寵愛。
說到賞賜,董白從席位處起來,走到董卓面前跪下,叩首拜道:“阿翁,白兒想請您救救城外的難民們,他們沒有東西吃,好多人都快餓死了,他們好可憐的!”
董卓因此怔了一下,隨后便看向夏侯安,似乎在詢問這是不是他的授意。
因為近兩天,和董白接觸最多的就是這個小子。
夏侯安當即搖頭,表示與自己無關。
我不生產礦泉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夏侯安內心默默念道。
他確實沒有教過董白這些,他不過是閑暇時帶董白出去騎馬溜了一圈,當然,在回來的時候,他有意經過那些難民聚集的地方,看到那些流民慘象,小姑娘哪能忍心。
既然不是夏侯安的意思,董卓臉上的神色為之和緩不少,他生平最恨別人裹挾自己的親人,來達到某種目的。
“白兒,聽阿翁與你說,那些都是賤民,沒必要為他們浪費糧食?!?
董卓如是說著,希望小孫女能夠明白。
可董白一個勁兒的搖頭,不依不饒:“阿翁,咱們家里有吃不完的糧食,而他們都在吃樹根,吃沙土,好可憐的,您就救救他們吧!”
小孫女的語氣楚楚可憐,嗜血成性的董卓唯獨對她狠不下心,面泛難色,躊躇不決。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好的輔助,本來王允是最佳人選,但由于兩人最近鬧了矛盾,夏侯安就沒鳥他,于是給老蔡頭遞了眼色。
蔡邕收到以后,覺得此事可行,起身與董卓拱手:“太師,渭陽君小小年紀,便有此仁心,實在難得。相信今日救濟了難民,他們也一定會感恩于心,日日夜夜為渭陽君頌念祈福……”
這番話算是說到董卓心坎兒里了。
他本身是不信這些的,但如果是為孫女祈福積德,倒也并非不可。
思想轉過彎的董卓接過遞來的手帕擦了擦嘴,朝著外邊大喊:“長安令何在?”
一名正在呲溜涼粉的官員聽得這道大嗓門兒,渾身一個哆嗦,趕忙起身離席,因緊張還撞翻了桌案上的一大碗滾燙肉羹,痛得他內心嗷嗷大叫。
然則這些情緒他根本不敢表現出來,再痛也得忍著,站在中間空地,面向內堂方向,他恭恭敬敬作禮:“請太師示下。”
“去,開太倉取十萬石糧食,救濟城外賤民。告訴他們,這是渭陽君不畏艱難替他們求來的!”
董卓對外人的語氣,一向是不容置喙。
長安令哪敢說半個不字,趕緊領命而去。
長安令走后不久。
李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