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安給曹操寫了回信。
傳至曹營,已經到了決戰前夕。
升起的中軍大帳,夏侯惇、夏侯淵、曹洪等心腹將領盡皆披甲按劍,目光凝重的望向那個在眾人之中并不算高大的短髯男人。
明日決戰,成敗在此一舉。
相較于麾下將領的沉重,作為統帥的曹操則十分淡定。
私下里,隨軍從事毛玠也不止一次的問起:“關于決戰,州牧可有十足把握?”
曹操豁然大笑,儼然勝券在握。
眾人見此,皆是信心十足。
然則事實如何,曹操心中透亮,此番決戰,勝算恐怕不到三成。
數月的惡戰,將本就不多的后勤補給和人力消耗殆盡。
若非別無抉擇,誰也不愿出此下策。
可……實在是拖不起了!
思緒收回,曹操從座位起身,踏著沉重步伐蹭蹭向前,走到大帳中間的沙盤,右手拔出腰間佩劍,劍一出鞘,發出‘嗆啷’輕鳴,劍尖往明日決戰的地域一指,聲音不大卻布滿威儀:“明日決戰,吾當身先士卒,進攻號角一響,爾等各率本部,按照之前部署協同發起沖鋒,與我一舉殲滅賊軍!”
主上不懼死,諸將又何懼一戰,皆是大受振奮,齊齊抱拳吼道:“愿為主公死戰!”
眾將的表態使得曹操很滿意的點頭,隨后揮手示意眾人,各自回營歇息備戰,以待明日。
諸將走后,毛玠再次忍不住的過來問道:“州牧,真有勝算?”
在他的推算中,明日一戰,哪怕作為主帥的曹操身先士卒,也同樣是勝算渺茫。
看著這位新加入不久的智士,曹操的小眼睛里愈發深邃,可面容仍然是自信模樣:“孝先不信?”
毛玠與曹操對視過后,心中暗嘆一陣,神色復雜的拱了拱手,也離開了。
偌大的軍帳中,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人。
回到座位上,曹操臉上重拾疲倦,一雙小眼闔攏,輕呼濁氣。
為國家,有死而已!
小憩不到片刻,門口處的帳簾掀開,一張兇煞的面孔探入,聲音甕沉:“主公,有書信至。”
處于困乏狀態的曹操并不睜眼,聲音也低:“何處?”
如果不是國家大事,也就懶得動了。
他實在是乏了。
門口惡漢回道:“是從都昌傳回來的。”
都昌!
聽到這個地名,曹操霎時將一對小眼睜大,疲倦的臉龐上煥發出幾絲生機,聲音也沉穩不少:“呈上來。”
典韋將書信送至主公手上。
看著手中竹簡,曹操思緒再次拉遠。
從夏侯安馳援北海算起,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日。在此期間,曹操明面上雖然從未給夏侯安寫過書信,但暗地里卻時刻關注著北海局勢。
他有意觀察夏侯安和曹昂的表現,也想看看他兩在一起,到底能走多遠。
果不其然,夏侯安成功擊退了圍困北海的賊軍,也因此贏得了不小的名望,然后重建都昌城,繼而招降流寇,取得民心……
至于傳言夏侯安殺死孔融一事,曹操嗤之以鼻,他和這個侄兒相處時間不長,但對夏侯安的脾性卻是尤為了解,聰明機警,不會做這種蠢事。
何況,孔融一介迂腐,殺了又能如何?
直到后來,袁譚率軍圍困都昌,曹操才為之嘆息,他甚至做好了寫書信向袁紹求情的準備,畢竟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雙方兵力懸殊,勝負大家心中早已有數。
熟料,他這個侄兒劍走偏鋒閃襲營陵,愣是從絕境中闖出了一條路來。
獲悉此事的曹操在短暫驚愕之后,是無比的開懷大笑,與眾人言:生長當如此也!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曹操下定了與賊軍的決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