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璃郡來到長安的這名信使,頭戴紅菱,身穿盔甲,沿途除了在驛站吃些干糧外。
片刻都不敢停歇,來到長安城后,揮舞著手中的令旗就朝大理寺奔去。
此時在大理寺當差的正是少卿戴胄,之前沈默率先發現科舉舞弊的事,讓大理寺立下了不少功勞,所以戴胄對他的印象也很好。
此時一聽沈默與李若影兩人蹤跡全無,生死未知的事,整個人都緊張起來,經過處理長安流言的事,沈默是現在朝中當紅的后起之秀。
李若影就更不用多言,不提她郡主的身份,就她那急脾氣的父親和那兩個直性子的哥哥,若是知道自家妹子出了事情,那還不鬧翻了天。
于是戴胄趕忙命人備車準備前往太極宮向李世民稟報此事,殊不知,江夏王妃上官瑜由于心憂李若影和沈默的安危,早就派人在城中探查著從外地趕來的信使。
所以此事不僅是戴胄知曉了,上官瑜也知道了,當聽到李若影與沈默兩人如今蹤跡全無,生死未知的消息時。
整個人都沒了半分力氣,心中空落落的,可是她作為江夏王妃這么多年,也知此時不是怨天尤人的時候。
快步返回自己家中,讓管家再派出幾十名家將去搜尋李若影和沈默他們的蹤跡。
生要見人,死也要見到他們的尸體,同時還寫下書信,讓人送去交給江夏王李道宗和她那兩個兒子。
朝堂大事固然重要,可是如今自己女兒和佳婿生死未知,那還管得著朝堂中事,她一個婦道人家可管不了那么多。
當江夏王李道宗收到書信,得知到自己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兒和佳婿被突厥賊人襲擊,可能已經被害的消息后。
心頭涌起滔天怒火,整個人都冷冰冰的讓人不敢靠近,簡單囑咐了一些軍中之事后,就讓親衛備馬即刻返回長安。
到了長安城,去太極宮向李世民報個了到后,就急匆匆的返回自己江夏王府。
原本上官瑜不想讓蘇珍珍知道此消息的,可是卻不料蘇珍珍從他們家下人口中聽到了這個‘噩耗’。
當時就承受不住心中的驚慌,昏厥了過去,待到清醒以后,尋到上官瑜,兩人抱頭痛哭。
李道宗回到府中的時候看到的正是這幅場景,好言安撫了一下上官瑜和蘇珍珍后,便走出了房門。
一走出房門,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冷冰冰的就像一塊冰山一樣,又派出幾十名家將帶著一百多仆役去發現沈默他們遇襲的那個山谷去搜尋。
同時還在江夏王府中下達了一道命令,從今日起,只要在長安城內發現突厥人的蹤跡,全部趕盡殺絕。
女兒和佳婿生死未知,生則罷了,死的話,就算將這些突厥人全部殺掉也無法熄滅李道宗心中的怒火。
與此同時,李若影的兩個哥哥,李景恒與李景仁兩個也接到了從長安寄去的書信。
江夏王府中女眷甚少,他們二人從小對李若影就是寵愛有加,前段時日由于軍中有事,未能返回長安參加李若影與沈默的婚禮就讓他們后悔不已了。
如今聽到自己妹子有可能已經遇害的消息,還怎能坐得住,向軍中主官遞交過假函后,就快馬加鞭的朝著長安返去。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都因此事而震驚,李道宗在外掌握大軍,在內又是親王的身份,隨著他的一聲令下。
凡在長安城內出現的突厥人都被抓捕起來,凡有抵抗的當場格殺。
令人好奇的是,身為大唐帝王的李世民并沒有阻攔李道宗這發了瘋似的行為,不僅如此,還將程咬金、牛進達、李靖、侯君集等武將傳至宮中商議事情。
自從去年突厥兵臨長安城下,李世民被迫與東突厥喆利可汗簽訂渭水之盟后,這種屈辱一直被李世民記在心中。
突厥人雖然退出大唐國境,但仍舊時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