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選的這個小島就挺不錯,我先預定一個位置。”
“小蘇,讓不讓打海竿?我溜魚技術不太好,海竿保險一些。”
“小蘇……”
不光是現場的釣友開始騷擾蘇策,手機里也多了很多條信息,都是今天沒過來的釣友發來預定位置的。
忙活了兩三個小時,總算把今天的漁獲歸攏好了。
背下去的魚有多少蘇策不太清楚,但他知道,網箱里的魚絕對比之前任何一天賣的魚都要多。
今天去內庫作釣的人有不少都做好了長期作釣的準備,只有十幾個人帶著裝備回來了。跟著釣友一起下山,還沒來到山下口袋里的手機就是一震,看了一眼轉賬金額,蘇策嘴角上揚。
崔炳旺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看到蘇策下來,趕忙拉開車門跳下來,“小蘇,明天給我多放一點貨吧。”
“你要多少?”
“四千斤行不行?”
崔炳旺希冀的看著蘇策,生怕他不同意,又是補充道“我已經跟客戶打了招呼,說你們這里最近就能提高供貨量,他們都給我交過訂金了,你不能讓我失信于人吧?況且你之前也答應給我多放一點貨的。”
“行,那你明天早點過來拉魚。”
等崔炳旺走之后,蘇策給孔令杰發去信息,大致說了一下今天出魚的情況。
“你先給我留著,等兩天我安排車子過去,先拉一萬斤讓客戶試用一下。等路修好,我這邊差不多能把熱度炒起來,到時候再大批量拉魚。”
看著孔令杰回復的信息,蘇策有些納悶,賣魚還需要炒熱度?
……
或許是長時間作釣打窩的作用,第二天內庫的收獲明顯比第一天多了很多。滿足崔炳旺的要求之后,網箱內的存魚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不少。
孔令杰說是兩天,第三天才帶著水產車過來,孔令杰安排的水產車明顯比崔炳旺找的車子大了幾倍。
蘇策也不知道網箱內有沒有一萬斤,反正把整個網箱都清空了,再加上當天釣友的收獲,全部背下山。
中午吃過飯就開始干活,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稱重完畢。
“算好了,總共113279斤。”
每一次稱重都有記錄,蘇策將算好的數字報出,孔令杰又單獨核算一遍,確認無誤后兩人寫了一張貨物交割單,各自簽名。
孔令杰這次要的全部都是草魚,按照之前說好的價格11塊錢一斤,這一車魚總價值1246069元。
十二萬,相比起孔令杰提前支付的貨款,零頭都不到。不過,等頻繁出貨后應該很快就能把貨款沖抵完。
“孔老板,你上次說炒熱度是什么意思?”
搞完手續后,蘇策好奇問了一句。
孔令杰點上一支煙,神色莫名的笑了笑,“小蘇,前些年的時候你聽說過清江魚嗎?”
前些年?清江魚?
蘇策仔細回憶,隨后搖頭。
孔令杰又是笑著說道“清江魚就是咱們北湖清江庫區得特產,別說你了,大部分北湖人前些年的時候都不知道清江魚。現在看看,大部分魚火鍋店都在用清江魚作為主打菜品。”
“為什么這么火?不還是炒出來的熱度么?價格也是一路攀升,現在隨便找一家魚火鍋店,清江魚一斤都得買幾十塊錢。”
說到這里,孔令杰嘴角一勾,“養殖的魚都能賣那么貴,純正的野生魚為什么不好好炒一把?”
他這么說,蘇策瞬間就明白了。
怪不得今天孔令杰只拉走一萬斤,剩下的要等公路修好,這就是傳說中的饑渴營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