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這是你買的車子?”
蘇策剛從車?yán)锵聛恚畦F就快步迎了過來,好奇看著皮卡,又是問道:“這車好,能拉人還能拉東西。”
蘇策爬上車廂,拽起一只濕漉漉的蛇皮袋,“給你帶了幾條魚過來。”
唐鐵接過蛇皮袋,轉(zhuǎn)身領(lǐng)著蘇策回家,邊走邊說:“晾曬好的木耳已經(jīng)收起來了,有兩百多斤的樣子。”
“這么多?我以為能有一百多斤就算好的了。”蘇策略顯驚喜。
“一根椴木一年能產(chǎn)一兩干木耳,我這可是一萬根,一年少說也得有一千斤干木耳。”唐鐵嘿嘿笑著,“這只是第一茬,真正的盛產(chǎn)期在后面呢。”
回到家里,唐鐵把魚倒進(jìn)洗衣服用的大盆里,總共六條魚,每一條都有十斤左右,因為缺氧已經(jīng)翻白,但卻保持著最后一絲生命力。
簡單洗了洗手,唐鐵給蘇策搬來一把椅子,“你等一下,我把木耳拿出來。”
說話的功夫唐鐵進(jìn)入屋子,很快就抓著一只灰色蛇皮袋出來,將袋子放在蘇策跟前,打開袋口給蘇策看。
蜷縮打卷的木耳宛如毛筆尖一樣,每一瓣上面都帶著一層類似白霜的東西,整體看起來并沒有鮮木耳那種黑色亮滑的感覺。
蘇策不懂如何辨別木耳好壞,征求唐鐵的意見之后給岳峰發(fā)去視頻通話請求,接通之后蘇策將鏡頭對準(zhǔn)袋子里的木耳。
“可以的,跟我預(yù)想的情況差不多。”
岳峰的臉距離屏幕很近,似乎在仔細(xì)查看木耳,緊接著笑著問道:“蘇老板,如果價格沒問題的話,明天就可以發(fā)過來。”
岳峰沒挑毛病,那就證明品質(zhì)還行,蘇策心里便有了底氣,感覺到唐鐵投來的關(guān)切目光,蘇策沒跟岳峰多聊。
掛斷視頻后,蘇策把岳峰給的報價告訴唐鐵,沒有刻意降低價格。
“他說現(xiàn)在木耳是盛產(chǎn)期,價格有所回落,我覺得你還是給姚康國打個電話問問比較好。”看到唐鐵輕皺眉頭,蘇策主動提議。
唐鐵不是質(zhì)疑蘇策,而是對價格有疑問。聽到蘇策話,頓時咧嘴一笑掏出手機(jī),當(dāng)著蘇策的面給姚康國打電話。
唐鐵是直性子,電話接通之后連寒暄都沒有,直奔主題詢問現(xiàn)在的價格。
“東北那邊的木耳已經(jīng)開始上市了,最近價格跌了不少。唐老弟,咱們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直接跟你說吧,我能給的最高價是190一斤。”
手機(jī)開著免提,姚康國的話驗證了岳峰的說法,唐鐵遲疑看向蘇策,蘇策用很小的聲音叮囑了幾句,唐鐵重新對著電話問道:“這價格肯定不行,江城其他批發(fā)商給的價格比你高,如果不是想著咱們之前打過交道,我也不能給你打電話。”
岳峰給230一斤,姚康國給190一斤,這就有了40塊錢的差價。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傳遞這么快,地區(qū)之間的差價就意味著商機(jī)。蘇策不相信大發(fā)商貿(mào)賣東西不賺錢,足以見得姚康國沒給實誠價。
電話里沉默了幾秒鐘,又聽見姚康國的笑聲,“唐老弟,你別跟我開玩笑了,你要說別的地方價格不一樣我可能會信,可在江城,價格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個。”
“那算了……”
唐鐵哪有心思跟姚康國耍嘴皮子,說著就想掛斷電話。
“別啊,唐老弟!”
姚康國似乎聽出唐鐵的不耐煩,急忙喊了一句,隨后又是笑道:“這樣,唐老弟,為了以后能夠長期合作,我吃點虧,一斤給你按200塊錢算怎么樣?”
“不怎么樣!”
唐鐵脫口回了一句,很干脆的掛斷電話。
扭頭看向蘇策剛要開口,電話就響了,是姚康國打來的。
唐鐵執(zhí)拗性子上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