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無非就是安排自己的親信,來擔任地方太守和都尉”
“伯符之前攻打陳溫和陸康,袁術都曾經表示,把九江太守和廬江太守許給她,只是她都拒絕……誰能保證,這次袁術不會將錯就錯,把自己人安排下去?”魯肅附和。
說真的,這個時期的孫策,比歷史上的不知道好了多少。朱信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分析,有些感慨。
歷史上的孫策,這個時期只有一千人的補給。最多是路上陸續有數千人前來投奔,假設里面戰兵只有兩千,也就是說,孫策前后只有三千人的戰兵,還是新兵。
現在不同,包括火頭軍和弓兵,孫策共有戰兵七千人,同時還要了袁術五百副軍弓。原本兩百人的弓隊,能夠擴充到五百人。騎兵有兩千,步卒足足有五千。
若是這個時代沒有萬事屋,那么可能還要有一萬人左右的輔兵和民夫。算下來,這次就是帶著兩萬大軍攻打江東,那可以說是聲勢浩大。
周瑜和魯肅,兩人原本是197年之后才投奔,現在也是提前投奔。連帶著原本不屬于孫策麾下的劉曄,如今也在其麾下。
武將方面,有猛將職業的祖郎加入,陳武和凌操也在軍中,再加上孫堅舊部的黃蓋,程普,韓當和祖茂四名大將,人手算是齊備。
二線人才里面,有二喬,有鄧當,有暫時還小的呂蒙和朱然,有孫河,有秦松和陳端。
再加上有些三線人才,一個勢力的框架,已經算是逐漸構筑了起來。
一行人抵達合肥,剛要離開,卻不想陸陸續,有幾路人馬前來投奔。一開始還以為是袁術反悔,派人過來截殺。又覺得不像,每一波幾百人的,人數太少,送菜都不夠!
細問才知道,是聽聞孫策大名,前來投奔的年輕人。都是九江,豫章和廬江三郡,頗有理想和抱負的年輕人。
進一步詢問,才明白吳郡陸氏,以及廬江喬氏到處傳播孫策威名。以及不拘一格用人的寬厚,仁義。許多出身不太好,或者出身不高,但打算搏一番事業的人,就來碰碰運氣。其中就有蔣欽和周泰,率領兩千青壯前來投奔。
戰兵一下子擴充到上萬人,擴充不少武將文士,孫策差點都接待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