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是隨車醫師的必備條件,而因為每次出診都是后半夜,人的精力本身就有限。
這樣的話,加大了隨車醫師的壓力,使得很多人都自動退出了急診車的隨車醫師,有些能力的都跑到其他科室了。
沒有能力的,在無法處置得情況下,出現了幾次意外之后,醫院方面都不敢用他了。
這才造成了急診車如今變成了司機、護士的局面,最多會多加一名護士,三人的話會安全一點,可是全是護士,沒有醫師,在一些專業的醫學難題下,護士還是很難處置的。
多了一名男性醫師,不僅能做體力活,在一些專業的醫學問題上會有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而不是全部只是按照常規的操作方式,一成不變的處置流程,都只是按照一刀切的方式。
很多時候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本來可以自行解決的,但是又使得急診科接診的醫師陷入了被動的情況,這樣顯然是不太合理的。
第二次隨車接診,距離醫院不是很遠,抵達之后,朱大國習慣性地橫掃了“戰場”。
發現只是簡單的交通事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受傷,需要簡單地處置下傷口,朱大國的包扎能力還是不錯的。
在包扎的過程中,還會詢問傷患的精神狀態,這種碰撞情況,外傷只是次要的,害怕的是震到內部的器官,這才是最關鍵的。
還有腦部,精神狀態出現異常的話,就不是簡單在現場包扎的情況了,朱大國很清楚作為隨車醫師。
作為第一個到現場的醫師要學會篩選,按照輕傷、重傷等等級進行篩選,可以更好地為急診科的醫師準確地判斷病情依據。
朱大國到場之后,給所有的患者都進行了分類,需要帶到醫院觀察的有兩人,全是腦震蕩的情況,建議是帶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忙到了早上6點多左右,上班的人陸續開始多了起來,朱大國下班的時間也就準備到了。
第一次作為隨車醫師,朱大國在這一個晚上經歷了不少的事情,前往第一線參與救治,在不知道任何情報的情況下,要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這給了朱大國極大的挑戰。
幸虧是朱大國這種有屬性加成開了外掛的隨車醫師存在,這一個晚上雖然出了不少的任務,但是依然能夠堅挺下來。
而司機和護士經常性地更換,他們每一班都只是出一次任務左右就換人了,但是朱大國作為跟班學習的醫師,不屬于市醫院的編制,跟他們的關系不是很大。
加上整個醫院的隨車醫師就那么幾個,正好又全部請假了,這也是為什么本來是打算來急診科跟班學習的朱大國又被拉到急救車作為隨車醫師的原因,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跟班醫師就變成了急救車的隨車醫師。
朱大國倒是沒覺得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本身來到醫院,就是來學東西的,倒是不在乎太多。
隨車醫師的工作給朱大國帶來了不少的挑戰,本身一開始還有點緊張的朱大國,卻覺得這個工作一定程度鍛煉了他的應急反應能力。
一個晚上的隨車醫師經歷,讓朱大國受益匪淺,雖然忙活了一個大晚上,基本連一口熱水都沒喝過。
朱大國卻沒有絲毫的抱怨,這應該是朱大國來到市醫院第一天正式“上班”。
朱大國的表現還是得到了市醫院的認可,在急救車領域逐漸傳開,比較好奇朱大國的身份。
慢慢開始在圈子內有了一些好名聲,最關鍵的是跟朱大國配合的司機、護士都一致認為朱大國的專業知識過硬。
跟著他一起出任務,朱大國雖然是剛來的,但是卻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每次出任務的時候都比較輕松,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白天的時候在宿舍休息倒是沒有受到影響,舍友們都去上班了,基本上都是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