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與子午谷部隊盡快會合,堅守潼關、武關等險要。
進而奪取整個關中及隴西,御敵于潼關之外。
這一個計劃則是效仿了韓信的故事,從中也可以看出魏延的野心,以兵仙韓信作為他的偶像和追逐的目標。
當年韓信用兵如神,明修棧道而暗度陳倉,巧妙地幫助劉邦拿下來非常重要的三輔關中之地。
可以說是立下了不世的功勛,走出了壓制華夏千古第一猛男項羽的第一步。
而魏延也想要如同韓信一樣完成定鼎三輔的功勞。
通過這兩種不同的策略任意選擇其中一條,通過大軍兵出子午谷給予魏國以致命一擊。
但是諸葛亮最終還是終究沒有采納他的計策,就是因為子午谷奇謀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失敗的可能性太高。
因為假如按照魏延所說的其中主策的方法,即不管其他,直接從子午谷的小道出發,直接奇襲長安城。
魏延從從漢中出發,將率領5000精兵和5000后勤部隊進入長達200公里左右的秦嶺山區中的子午谷小道,然后突襲長安。
如果計劃被探知,魏軍可以在任意谷內任意地點設伏,也可以在谷口以逸待勞,嚴陣以待。而如果遇到伏擊,諸葛亮根本來不及救援。
即使是能夠突破魏軍防線到達長安城下,是否能在魏國援軍到來前攻下長安還很難說,更可怕的是,魏國的優勢騎兵即使不敢和魏延正面戰斗,但可以輕松切斷蜀軍的補給線。
而假如按照魏延《三國志》記載的子午谷奇謀的潼關方案,魏延的計劃是和諸葛亮分兵兩路,自己率領萬人軍隊直取潼關,期望像楚漢爭霸時韓信那樣關門打狗,阻截關東曹魏援軍入關。由諸葛亮率軍攻克關中各處城池。
雖然比起來直接奇襲長安城要稍微地簡單一些,但是這個計劃的實行也很困難,魏延從漢中的褒中出發,沿秦嶺南麓東行到子午谷的南口,這段距離有四百漢里,需要行軍三天。
子午谷南北長六百六十漢里,是溝通秦嶺南北的幾條通道中最難走的。
一路都是棧道,行軍速度和平地沒法比,遇到棧道毀壞,還要修葺。
每一天平均也就能走五十到七十漢里。通過子午谷就需要十到十三天。
從子午谷北口到長安城還要一百漢里,到潼關約五百漢里。魏延留下五千運糧兵牽制長安守軍,自己還得帶著五千軍卒奔襲四天抵達潼關。
一共需要十七天,而且潼關乃是關東之鎖鑰,曹操軍隊也不會一點也沒有防備,任憑于你輕易地就將潼關給拿下來的。
當然極高的風險帶來的自然也就非常大的收獲,以當時的形勢而言。
假如一旦能夠拿下長安或者是潼關任意一處,那么蜀漢可以說瞬間就破局,可以掌握了整個的關西之地。
那么蜀國也就真正有了能夠和魏國抗衡的資本了。
無論是魏延拿下的是長安城還是潼關,諸葛亮都可以在加強魏延兵力后,率主力西向殲滅涼州魏軍。
還真的說不定就一戰而得關中。有了關中,再屯田養兵。那么復興漢室就不是口號了,而是真的有希望了。
尤其是假如能夠按照魏延的副策真正打下了潼關之后。
隨你魏國實力多強,打不打主動權在我。
秦據潼關,六國合縱聯合了數次,想要將秦國一統六國的野心給擊碎。
但是在數次叩關之后,卻也只能夠敗興而還,這是為什么?
這是因為秦國具有著潼關這樣天下無雙的雄關,所以秦國隨時可以打你,你再強到了潼關就歇菜!
沒有大炮,地表最強的部隊想從外往內攻打潼關都要拿幾十萬人命填。
潼關是關隘,補給依靠長安,下了長安,潼關必不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