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太祖皇帝一統天下以來,徐朝已經經歷了十三代皇帝,總計兩百余年了。而北方被太祖皇帝打得奄奄一息的匈人帝國,也在烏鷲可汗的領導下,重新統一起來,和中原形成了對峙的形勢。
幾十年來,雙方大仗沒有,小仗不斷。雖然邊境上烽火連天,但兩國內部卻仍然是醉生夢死。
在富饒的河套草原上,一個上百人規模的匈人小部落正在收攏牛羊,埋鍋造飯。夕陽西下,陣陣炊煙升起,別有一番塞外風情。
距離部落駐地不遠處的一片樹林里,埋伏著十幾名身披皮制軟甲,頭扎發髻的徐軍士兵,他們手執鋼刀,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其中一個年紀十六七歲的少年更與旁人不同,在眾人之中,只有他頭頂鋼盔,身披鐵甲,顯然在眾人中地位顯赫。
只見他咽了咽口水,挪動了一下身子,一個不小心,引來身旁的樹枝一陣顫動。
“趙晟!誰讓你動了?這里是戰場,不是你秦王府。收起你的世子派頭!”一旁,領頭的徐軍將領瞇著小眼,一臉不耐的望向少年。顯然他對趙晟并不喜歡,對于上級把一個親王世子強行硬塞進自己的隊伍,還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也并不滿意。于是見他稍有不慎,便借機出口訓斥道。
“是!”趙晟連忙低聲應道。
“噓。有人來了。”領頭的小眼睛將領連忙阻止他。
只見一個身著皮袍,剃著光頭的匈人漫不經心地踱步走入樹林,東張西望,走到一處空地,便開始解手。
徐軍小眼將領身旁的一名彪形大漢轉頭望著他,示意該如何行事。那小眼將領搖搖頭,示意繼續等下去。
好容易等那匈人解完手,卻不著急走,只聽得他開始學起了“布谷布谷”的鳥叫。
小眼將領連忙把頭一扭,大漢也開始學起了“啾啾”的鳥叫聲。
趙晟聽得新奇,覺得兩人似乎在對歌一般,可環顧四周,眾將士都神情肅穆,于是自己也裝作一臉嚴肅的模樣。
對過暗號之后,大漢一躍而出,用匈人語言開始和對方對話起來,可話不說多幾句,大漢的眉頭就開始皺起來。
只見那匈人口中滔滔不絕,邊說還邊拿出了一份羊皮制成的文書,遞給了大漢。
正當匈人說的起勁之時,忽聽得遠處傳來馬蹄隆隆,顯然是有一支大部隊到來。匈人立刻神色警惕,拔刀對著大漢,厲聲質疑道。
小眼將領見此,也立刻招呼眾軍一起躍出樹林,把那匈人團團圍在當中。
大漢卻慌忙擺手,示意兩邊不要動手。自己又對那匈人開始耐心解釋起來。
那匈人聽了大漢的解釋,雖然仍然警惕,但眉宇間的敵意卻少了不少。他深情黯淡的擺了擺手,插刀回鞘,就要回自己的部落。
“怎么回事?”那小眼將領見接頭人就要走,急忙問道。
“他說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但十有八九我們這次接頭被右骨都侯知道了。他要回部落里去和右骨都侯派來的千夫長大人自首,否則整個部落都會承受右骨都侯的怒火。”
“媽的。”只見小眼將領急的滿臉通紅,“情報到手了嗎?”
“全在這里。”大漢拍拍胸口,又拍了拍腦子。
“趕緊撤!”小眼將領一跺腳,下定了決心,招呼眾人趕緊向后方數百丈遠的宿營地撤去。
“那個接頭人很可疑,我們不把他一起抓走嗎?”趙晟心有不甘,提出一個建議來。
“抓個屁!”小眼將領此時已是把心眼吊到了嗓子口,帶領眾人一路飛奔,見趙晟這時候還不讓自己省心,用刀鞘指了指他頭上的頭盔,“快把你那頭盔給扔了,這么多人就你一個戴頭盔,生怕匈人認不出你是大官啊。”
雖然口中語氣不善,但對方畢竟為自己著想,趙晟連忙除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