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臉上露出不太想聽的神情,但是口頭上還是客氣了幾句。
徐子羽沒注意他的神情,一點都不客氣,道“我這里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根據(jù)現(xiàn)在的形勢先攻略冀州幽州各州府,籠絡人心,發(fā)展生產(chǎn),讓自己的后方穩(wěn)定。讓天下看看天公將軍和大漢朝廷都是怎么樣的?我相信到時候有識之士都知道應該押寶在哪里。軍事上以守為攻,讓大漢朝廷來打,打不動了就反推一波。”
“中策,將附近的起義勢力連成一片,再穩(wěn)定住當前形勢,進可攻,退可守。”
“下策,算了,都是下策了,不說也罷。”
徐子羽的下策是發(fā)動天下所有反叛力量,讓朝廷忙于救火,再飛速殲滅大漢主力,大軍直取大漢國都。
歷史告訴我們,大多時候,說了上中下三策,豬隊友總會選擇下策,那還不如不說呢。
像劉皇叔聽龐統(tǒng)的上中下三策取西蜀,能來句“上策太急,下策太緩,取中策”已經(jīng)是很好的決斷了。
張角笑笑,道“恩,本座心里有數(shù)了。”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抉擇,是“打贏這一戰(zhàn),直搗洛陽,一波流平推大漢朝廷“,居然和徐子羽沒說的下策不謀而合。
然后他說道”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你去想辦法滅了盧植的軍隊吧。“
說著他問道”要不要先在我這里歇會再去?“
徐子羽搖搖頭“時間緊任務重,我還是先去朝廷軍隊那邊,然后想辦法給他們來個‘隕星’。”
張角沒挽留,說了幾句話就任徐子羽離去了。
徐子羽走后,程遠志走了進來,和張角說了之前的事情,當然,肯定是主觀的講法,道“這人真是太放肆了。”
張角沉吟了一下,道“確實如此,不過現(xiàn)在要做大事還要用到他。到時候再處置吧。”
程遠志有些不滿,卻也沒有多說什么,道“天公將軍,我軍的糧草不夠了。”
張角一點也不放在心上”糧草不夠?找我們攻略的州府‘資助’。“
程遠志問道”那些大戶我們已經(jīng)搜過了,還是不夠。“
張角道”那么其他人,也要為太平道貢獻貢獻了。“
言下之意,去百姓那里要吧。
本來程遠志也是這么想的,可是給徐子羽這一弄,怕挨處分啊。這回看張角都這么說了,那行,咱掃蕩掃蕩。
造反真好,分分鐘發(fā)家致富。
……
盧植的營寨。
盧植最近很發(fā)愁。
知道張角造反的消息后,出于那一身拳拳報國心,盧植帶著兵就來平亂了。
然而他帶兵出來這么多天,發(fā)現(xiàn)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糧草不夠!
按理來說邊上州府會,可是各州府最高長官就一個態(tài)度,要可以,拿皇命來。
盧植差點給氣死,但是不管怎么說,對方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一副擔心大漢朝廷資產(chǎn)流失的樣子。
他心里也明白,這些是十常侍的人。
孝敬都沒給公公,還想要糧草?
沒給你吃土已經(jīng)算好了。
目前皇甫嵩調(diào)配的援軍還在路上,朝堂也達成了一致。可是他不知道啊!
盧植現(xiàn)在就希望,黃巾軍千萬不要拖,也不要打防守姿態(tài)。
來一決死戰(zhàn)就行,最好還是在前方的平原地帶。
想想對方也不傻,自己朝廷大軍過來,對方只要暫緩攻勢,擺出防御姿態(tài),拖個十來天的,自己這邊就不攻自破。
急急急啊,盧植想半天都沒有什么良策,這時候,一個傳令兵進來,道”將軍,有人來投效。“
這種時候,盧植看重每一份助力,道”快快請。“
沒多久,傳令兵帶著徐子羽和典韋進來了。
盧植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