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劉協的表現,董卓還是很滿意的。帶著眾人給他朝賀了幾句,道“陛下,臣略有功勞,請陛下封臣為丞相。”
他這話一說,群臣嘩然。
丞相這個位置早早就給廢除了,而現在你剛剛廢了皇帝,又要當丞相,是什么居心?
是要造反嗎?
不過看看朝堂中的幾個人。
呂布、徐榮、李肅、李傕、郭汜、華雄、張濟、樊稠
這些武將都是董卓的心腹。
洛陽的絕大多數兵力都在他們的手中。
得了,他就是要當皇帝咱也沒辦法,何況是丞相。
丞相就丞相吧。
就是不知道新天子怎么看?
劉協倒是沒有表現出什么不滿,看向董卓道“董公為何執意要做丞相?”
還沒等董卓回話,劉協恍然大悟“朕懂了!”
“朕雖然久居深宮,對于天下之事卻也不是不了解。”
“當今天下看似太平,實則岌岌可危。”
“之前的張角造反,僅僅是因為野心嗎?依朕看來,也不盡然,其中可能牽涉到整個天下階層的矛盾,此種彎彎繞繞,甚至可能牽扯到不少人,甚至可能牽涉到朝中權貴。”
“而董公久在邊關,根本與其事無有牽扯。”
“依朕看來董公是有拳拳報國之心,想要肅清整個朝堂。而丞相這個位置,董公來當,能威壓百官,尤其是那種心懷叵測之輩。同時也能發揮董公的才能。”
“行,朕準了!”
他這話半真半假。
畢竟成長的時候非常坎坷,也知道看形勢,這種情況下,反對有用嗎?
顯然沒有!
那么反正自己說的不算,為何不好好刷一下權臣的好感。
再說了,之前師父說過大漢的情況,也許這么董卓,也能來一波以毒攻毒?
董卓聽了,傻眼了。
我有這么好?
我真有這么好?
我就是有這么好!
對,皇帝陛下說的對。
我就是這么想的。
咦,這皇帝真的很不錯啊。
不枉我立你為皇帝!
這下董卓很滿意了。
封了董卓為丞相后,劉協繼續道“董丞相憂國憂民,朕之后要依仗丞相,今日朕在此,許丞相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董卓對這些虛禮也很煩,本來想找個時候要特權的,此時聽劉協這么一說,大喜,道“臣謝過陛下。”
劉協道“朕新登基,很多事情都不甚了解,還請丞相與諸位愛卿商議商議國事,朕好好學習學習。”
恩,真上道!
皇帝自己都這么說了,就是一群大儒都無法反駁董卓。
當下眾臣也不多說,返回了自己的角色。
先說話的是崔烈“丞相,近日羌人在西邊又有異動,下官以為他們很有可能造反。”
“而對于西涼之事,丞相甚是了解。下官以為,平定羌人之亂,非丞相莫屬。”
“畢竟丞相久居邊關,對于那些人甚是了解。丞相一去,必定迅速平亂。”
一眾大臣聽了,大多數在心中點了個贊。
高,真高。
只要這董卓一回去,天子又年幼,朝堂豈不是落在我們手中?
他想再來洛陽?
呵呵!
若董卓不同意?
那么他的威望,那就會大大的降低。
我們還可以去傳出聲音,董卓害怕羌人。
久而久之,他的部下就會離心,群臣百姓也不會信任他。
不論如何,我們都不虧。
董卓是個老油條了,這事情都不要李儒提醒,也知道當下不能離開朝堂。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