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可知。”
張昭道“可是這么說的話,與先生言行違背啊。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為齊桓公之相,霸絕諸侯,一國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國,下齊國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備,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可是如今呢,碰到飛羽,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棄新野,走樊城,奔夏口,無容身之地甚至還不如當初劉備得到先生之前,那時候劉備至少有過平原,有過徐州,是這個道理吧。管仲、樂毅,就這樣?哎呀哎呀,我這個人就是太愛直言,請不要見怪!”
諸葛亮聽了,也不生氣,只不過是啞然失笑道“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重的疾病的時候,當先吃糜粥,和服下溫和的藥物;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后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備,向日軍敗呂布,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僅僅陳到、糜芳罷了此正如病勢尪贏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吾主不過暫借以容身,豈真將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飛羽過來之后,大將牛金,損失慘重。吾自比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比我這厲害吧。至于劉琮投降飛羽,這是個意外事件,吾主確實不知道;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況且勝負乃兵家常事,昔日高皇數敗于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韓信久事高祖皇帝劉邦,也沒有全部都是勝利的啊。這是因為國家大計,社稷安危,都和本身勢力的實力這些有關系的。不像某些人啊,非比夸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這話說的,張昭感覺羞憤難當,卻無言以對。
這時候,一個人問道“如今飛羽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孔明以為何如?”
\\ \\
諸葛亮記性不錯,認出這個人是魚販子,咳咳咳,是虞翻,當下道“飛羽收了袁紹、曹操和呂布的兵力,而且兵鋒直逼江夏,說心里沒有緊張,那是自欺欺人。”
“如今吾主劉備帶著數千仁義之師,怎么能敵的過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夏口,就是等待時機。如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但是某些人啊,還想讓自己的主公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從這里看來,吾主劉備是這個天下唯一不懼怕飛羽逆賊的人了!”
諸葛亮這話里面有坑,虞翻也說不出話了。
這時候,又一個人問道“孔明想效仿張儀、蘇秦,游說東吳?”
孔明一看,是步騭也。當下他直接道“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杰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作為秦國國相,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飛羽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還嘲笑蘇秦、張儀?”
步騭默然無語,畢竟讓自己主公投降,理虧啊。這時候一人問道“孔明覺得飛羽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諸葛亮記性太好了,認出這個是薛綜,諸葛亮答道“飛羽是漢賊也,何必多問?”
薛綜道“此言差矣。首先飛羽先滅張角再誅董卓,天下誰不知道他是忠義之士。而且就算飛羽有野心,要取而代之的話,也是天數。如今他三分天下有其二,人皆歸心。劉玄德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怎么能不敗?”
這可是原則問題,諸葛亮當下厲聲道“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我探聽到一件事,而你們應該也知道,飛羽在他自己那邊,說了很多次,覆漢這件事情,還說倒是還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