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同時囑咐將士“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
眾人都知道這不是說著玩的,紛紛表示明白,而后諸葛亮每日上七星壇三次,下來三次,可是東南風,還是沒有來。
周瑜已經做好了準備,可是左等右等風向還是西北風,他手下都頗有微詞了。
黃蓋都弄好了火船二十只,船頭密布大釘;船內裝載蘆葦干柴,灌以魚油,上鋪硫黃、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單遮蓋;船頭上插青龍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帳下聽候,只等周瑜號令。
甘寧也做好了準備,甚至孫權也還親自出來在八十五里外停泊。
別問為什么是八十五里,如果失敗了,好逃跑(劃掉)有下一道防線。
一個個磨拳擦掌,準備廝殺。
問題是,東南風呢?
……
到了這一天快晚上了,天色清明,微風不動。魯肅都有些急了“孔明之言謬矣。隆冬之時,哪來的東南風?還借東風?”
你是不知道《太平要術》的厲害,哎,當年若我像張角一樣有這玩意,哪里會像今天一樣啊!周瑜道“子敬莫急,這東風,是必然會來的!”
將近三更時分,忽然聽到風聲響,旗幡轉動。周瑜出帳查看,旗腳竟飄西北。所謂西北風,就是從西北方向吹來的風,而東南風嘛,就是從東南方向吹來往西北去的。
也就是說,現在東南風大起。眾人都驚呆了“這個諸葛孔明,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
周瑜沒有多說什么,就是心道“此間事好了,不知道能否借天卷一看呢?”至于怎么借,呵呵……
有了東南風,周瑜直接就做出了一堆布置,他相信,這一戰飛羽必敗無疑。
而這時候諸葛亮也早已經告辭離開,去找劉備這里做了些布置。他也相信,這次飛羽一定會栽了。
不過諸葛亮還是感覺有些不保險,畢竟謹慎是他的特質,想了想,諸葛亮又去找劉備,道“主公,屬下覺得我們還要做另一個打算……”
……
徐子羽在大寨中,也發現了東南風來了,倒是笑了“孔明借東風,有趣有趣!”
而這時候,蒯越急忙進入道“主公,如今東南風起了,一定要小心提防。”
徐子羽又學曹老板了,笑道“冬至一陽生,才有這東南風,明天就沒了,這不足為懼,何必大驚小怪!”
學者這么浪也不容易啊,周瑜快點來吧,我快演不下去了。
而這時候,忽然軍士來報江東一只小船來到,說有黃蓋密書。徐子羽“急切”的喚入,然后直接看起來了“周瑜關防得緊,因此無計脫身。今有鄱陽湖新運到糧,周瑜差蓋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殺江東名將,獻首來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龍牙旗者,即糧船也。”。
來了,來了,總算來了!
徐子羽“大喜”,然后讓一群人去接黃蓋,而自己嘛,則用了裝13一類的理由,去后方。
不過卻也不知道哪里找了個替身,其實也不像,就是遠遠的看起來分辨不了。
……
周瑜那邊祭旗了后,直接下令開船。
而黃蓋在第三只火船上,獨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書“先鋒黃蓋”。
黃蓋乘著船,一天都是順風而行,往著赤壁進發。
而這時候東風大作,波浪洶涌。徐子羽這邊的人遙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忽然有人道“江南隱隱一簇帆幔,使風而來。”
近了近了,更近了,下一個消息很快也來了“那些船都插著青龍牙旗。里面有大旗,上書先鋒黃蓋名字。”
然后徐子羽這邊的將士們大喜,道“來了,來了,來的